南国早报南宁讯(记者郭燕群)9月25日下午,自治区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新中国成立70年来南宁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这些年来,南宁市经济社会各方面实现跨越性发展,壮乡首府迅速崛起。
据介绍,70年来,南宁市地区生产总值总量增长了600余倍,财政收入从1950年的781万元增长到2018年的753.2亿元。城市规模从1949年面积仅4.5平方公里、人口12余万的小城,发展成为2018年末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298.14平方公里、市区户籍人口387.13万的区域性国际城市。
首府的朋友圈也越来越大。自2004年成为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举办地以来,有6个国家在南宁设立了总领事馆,国际友城达24对,一批涉及中国与东盟各领域交流合作的论坛落户南宁,形成中国与东盟各国经贸合作、交流沟通、会晤磋商的“南宁渠道”。曾经的边陲小镇,已成为我国改革创新、扩大开放的试验田和最前沿。
70年来,南宁民生保障极大改善,科教文卫体从积贫积弱到繁荣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实现了从贫困到温饱再到奔小康的历史性跨越。2018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276元,是1950年全民所有制职工年均工资366元的96.4倍;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654元,是1950年54元的252.9倍。
南宁全市幼儿园、中小学从1950年的34所发展到3249所(含中等职业学校),驻邕高校由3所发展到38所。医院(包括卫生院)数量从1951年的3家发展到2018年的241家,病床数从300张发展到47328张。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健全,全市人均预期寿命从1957年的65.7岁提高到2010年的76.9岁。
近年来,南宁全市75%的财力用于民生建设,持续实施好为民办实事工程,让更多发展成果惠及百姓。全市贫困人口从2015年底的40.6万人减少到2018年底的11.2万人,贫困发生率由2015年底的9.33%降低至2018年底的2.57%。
2018年,南宁全部县区通过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国检”,提前两年完成国家和自治区的规划目标任务。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连年提高。在全区率先启动实施统一的城乡居民医保制度,率先实现医疗费用“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基本医疗保险二次报销+医疗救助+兜底保障”一站式即时结算,首创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家庭共享”新政。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史小辉)9月26日,记者从南宁市人社局获悉,第五批南宁市首席技师评定活动开始,本次计划评定首席技师30名,申报截止日...
南宁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南宁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