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梁侦 通讯员 蒋耀辉 张建伟)“每年的6月至11月是火龙果的采摘期。由于采摘周期较长,要安排20多个人做事,主要都是贫困户。火龙果采摘每年可为村里的贫困户增加收入约1.2万元。”兴宁区昆仑镇平地村种植户粟耀今年在驻村第一书记的帮助指导下改种改良火龙果品种,收入大幅提高,目前他正打算增加果园投资,带动更多农户特别是贫困户参与种植,拓宽村民增收致富的渠道。
记者在兴宁区平地村的绿统家庭农场内看到,一排排水泥方柱上支撑着的火龙果茎干整齐排列,枝条上挂着一个个含苞待放的花骨朵。火龙果种植户粟耀不时用剪刀把一些花骨朵剪去,这是让果实变好吃的秘诀之一。他说,这样不但可以提升结果率,而且火龙果的口感更佳。
“多放有机农家肥。” “找块好的种植宝地种果。”是粟耀的火龙果好吃的另外两个秘诀。这些秘诀是他多年种植火龙果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
2015年,粟耀回到家乡开始尝试种植火龙果,但因种植的品种太过普遍,且果实容易开裂,经济效益不高。今年在驻村第一书记的帮助指导下,他开始改种一种叫“台湾金都一号”的改良火龙果,该品种以果实红芯、口感甜而不腻、味道鲜美,不仅赢得很好的口碑,而且还让种植户的收入大幅提高。现在果园每亩产火龙果5000斤左右,全部销往南宁市区,按照每斤4元的价格,一年收入40多万元。
刚开始种植火龙果的时候,粟耀一个人种植25亩,他的妻子为了分担压力,放弃了原来的生意,夫妻回乡一心一意开展火龙果种植。因为粟耀的老舅是沃柑种植户,所以两人同时种起了几十亩沃柑,在种植间遇到了技术困难也会去请教。
有一次,由于雨水丰沛导致火龙果果树的花期过长,看着一朵朵花骨朵掉落却不见结果,粟耀赶紧寻找原因,最后发现是因雨水导致火龙果的授粉效果大大下降。于是他们决定用“点花”的土办法进行人工授粉,让损失减少。技术的积累让粟耀种出的火龙果质量越来越好,也使他对火龙果种植的信心倍增。
目前,粟耀打算带动更多同乡回乡种植,拓宽平地村农户增收致富的渠道。“火龙果种植前期投资较大,果树成熟期也需要很长一段时间,25亩地第一年就投入了20多万元。但是,火龙果种植后,易管理,省人力,产量高,丰产性能稳定,可采摘20年以上,我现在就看好种植火龙果。”粟耀表示,下一步,他们将增加果园投资50万元,提高火龙果的产质,打响品牌。他希望带动更多种植户一起来种植火龙果,将平地村的火龙果销往更多的地方,大家共同脱贫致富。
新闻推荐
晚报《家居周刊》联合环保涂料品牌共同打造旧墙翻新活动 墙面发霉?不如来换个新装
旧墙面发霉翻新后实景图可扫描二维码关注南宁晚报家装特卖场微信公众号,给我们留言即可。夏天到来,终于送走了烦人的回南天...
南宁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南宁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