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羽兵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又是一年一度的祭奠祖先、缅怀先人的节日。
清明扫墓,携带酒水、鲜果鲜花、纸钱纸宝等众多祭品,恭恭敬敬在母亲的坟前上一炷清香,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母亲的坟头,叩头行礼祭拜。
神香一样缭绕的岁月里,对母爱的守望沉淀了。这种守望深深叩动我的心灵,一阵春风吹过,荡涤着我的心魂。虽然母亲去世八年了,但对母亲的怀念还是会令我如刀割般痛彻心扉。子欲养而亲不待。每每夜深人静,我追忆母亲一生点点滴滴的印记,往事如电影一样一幕幕浮现在我眼前……
走进记忆的深处,那是20世纪七十年代。我成长在贫苦的农村家庭,一家七口住着土改时分到的几间又破又旧的砖瓦房。每天天未亮母亲便起床了,她一边点着煤油灯,一边烧着一大锅水多米少的木薯粥,待到稀粥烧开便唤我们兄弟姐妹几人起床。我们急急忙忙灌了几碗清澈透底的木薯粥直奔村尾的小学,母亲也拿起劳动工具到生产队出工,临走前不忘叮嘱我们认真学习。看着我们远去的背影,母亲瘦小的脸庞才露出欣慰的笑容。要知道,在那个苦难的年代里孩子就是她唯一的精神支柱。
母亲贫苦出身,外公长年多病,哭瞎了眼睛的外婆外出流浪讨生活,母亲让人送到外村的一户人家做养女,受尽养母的虐待。后来母亲逃回外公家,外公节衣缩食送母亲读书。母亲嫁给父亲后,父亲长期外出工作,母亲因操劳过度而体弱多病,挣的工分不足,生产队分口粮时分得不多。因为贫穷,我们食不果腹,受尽别人的白眼和欺负,但是母亲硬是咬着牙用木薯红薯之类的杂粮含辛茹苦抚育我们几个孩子长大成人。
苦难是一笔人生财富。我们兄弟姐妹几个奋发图强,读书后先后参加工作、结婚生子。后来将母亲接到城里生活,母亲也先后为姐姐看小孩,为我看小孩……母亲就如一台不用休憩的机器运转着。年岁不饶人,母亲的身体多多少少出现了毛病,几十年来一直疾病缠身,几次在南宁、梧州的大医院住院做手术治疗。
看着母亲苍老的笑容和羸弱的身子,我不禁鼻子一酸,脑海里闪现出中学时与伙伴踩着月光放学归来时,母亲在村口翘首期盼的身影。
2010年的“五一”劳动节的晚上,是我刻骨铭心的日子。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病后母亲撒手人寰,走完她苦难的人生道路。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想到母亲为子女付出了毕生所有,不求子女丝毫的回报,伟大的母亲怎么不令我柔肠百转?在朝朝暮暮里,我只能闭目回忆着母亲的点点滴滴,倾诉心中绵绵的悲痛与永远的怀念。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朱新韬通讯员罗文相)4月15日,南宁市召开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领导小组第五次会议,传达学习中央扫黑除恶第17督导组督...
南宁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南宁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