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针对近日媒体报道的“女医生高铁上救人,结果却被索要医师证”一事,3月19日,中国铁路南宁局集团公司南宁客运段官方微博发布了致歉声明,称对此事“高度关注”,并表示“对突发状况考虑不周、处置方式欠妥”,向当事人及广大医务工作者致歉。事情澄清了,但关注和讨论还在继续……
别逼着医生见死不救
毛建国
事件刚传出来,就有很多网友担心,列车员此举会“凉了医生们的心”。与此相对应的是一段疑似女医生的微信对话:“以后遇到这种情况应该不会再去了,毕竟不是专科的,感觉很可怕。”
怕什么?这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前些年的“扶不起”,还不是害怕好心得不到好报,给自己带来大麻烦嘛。这样的“寒蝉效应”恐怕是谁也不想看到的。
有人提到了执业范围问题。根据2016年12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修改〈关于审理非法行医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决定》以及原卫生部《关于对非法行医罪犯罪条件征询意见函的复函》,医师对病人实施紧急医疗救护的,不属超范围执业。对此,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员会也已给出解释——发扬人道主义和救死扶伤精神,保护人民健康的行为,符合《执业医师法》等法律法规。时下对于见义勇为也有着种种制度兜底。我国《民法总则》第184条就规定,“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
对善意的唯一回应方式就是善意,人们最担心的还在于以无情对有情。
避免这种事情的发生,完善制度是一个方向,更重要的还是回到人这个核心上来,用人性、人情、人文来装满整个车厢。
“救人索证”背后的急救短板
木须虫
为何救人要索证?或许从铁路相关声明中可窥见几分端倪——为了留存与救治相关的资料,列车工作人员征询医生是否有医师资格证等证件,并对周围旅客、救治过程留下有关文字及影音资料。说来说去恐怕还是为发生纠纷作免责准备。
铁路对乘客有一定的安全保障和救助责任,对遭遇突发疾病的乘客组织提供帮助也是其分内职责。不过,要避免类似事件求助中产生纠纷,最优的选择是将其纳入运营服务的供给中考量,让其成为应急服务的一部分,提高可靠性,而不是事到临头把避责摆在第一位,服务摆在第二位。
“救人索证”背后折射的还是铁路运营急救服务的缺失,说明火车上的急救还停留在依赖乘客互助的初级阶段——乘客突发疾病,工作人员只能广播寻医,有人来自然是好,没人来呢?
近些年,推动急救向公共场所普及越来越具共识,铁路不但是典型的公共场所,而且客流量庞大,乘客突发疾病的情况不时发生,急救服务有必要纳入运营服务机制中进行考量,一方面应考虑建立与院前急救无缝衔接的机制,另一方面急救技术、设备配置与专业力量也应逐步向列车乘务服务延伸,比如考虑在乘务员中配备急救专业人士,将急救基本技术和知识纳入乘务服务职业素养,加强培训,提高乘务人员整体的急救能力。如此才能多一些从容,少一些混乱和隐患。
新闻推荐
南国早报南宁讯(记者唐湘屏)近日,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直属单位质监所牵头的安全督查组,先后赴梧州、贺州、桂林、北海和来宾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