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法人员着便衣在火车站附近检查,1千克的砝码在该秤上显示3.21千克。 南国早报记者 李俭芹摄
扫一扫,看现场视频
南国早报南宁讯(记者李俭芹)3月13日上午,南宁市兴宁区市场监管局联合自治区计量研究院开展执法行动,对火车站附近短斤少两情况进行了突击检查。针对“吃秤头”的套路,相关负责人为市民支招。
13日上午,执法人员身着便服,兵分多路进入朝阳路几家水果店,首先检查电子秤。一名执法人员将2千克的砝码放在一家店铺的电子秤上,显示为3.4千克。一名执法人员在另外一家店,将1千克的砝码放在秤上,显示为3.2千克。被检查的4家路边店,均有“吃秤头”的现象。
就在执法人员查扣一家水果店的电子秤时,市民焦先生提着一袋芒果来到店里。他表示,上午刚刚在该店以6元/千克的价格买了4个芒果,显示为4千克。“这有4千克吗?”面对焦先生的质疑,朝阳工商质监所所长周霞接过焦先生的芒果,放在秤上校准,发现只有2.03千克。在执法人员的监督下,店老板拿出100元赔给了焦先生。
据执法部门统计,当天上午共检查火车站一带水果经营店铺15家,现场查扣存在问题的电子秤9个,拟对9户涉嫌使用不合格计量器具的经营户进行立案调查。
执法人员表示,当天检查的一些店已经被处罚过多次了,但问题依然存在。周霞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的相关规定,只能对这些商家处以2000元以下的罚款。但处罚之后,一些商家依旧我行我素。
记者在现场了解到,这些短斤少两的商家,一般打着“低价”的幌子先把消费者吸引过来,再通过“吃秤头”来坑人。
在执法现场,有些店家一看到执法人员,就将正在使用的电子秤关闭。其实,执法人员早就掌握了他们的伎俩。计量专家称,重新启动电子秤,坑人的秤就会恢复正常。
相关负责人支招,消费者怀疑商家短斤少两后,可要求商家重启电子秤,并在电子秤重启后注意观察,不要让操作者按其他按键。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林灵通讯员周美君)“如何防范校园事故风险?”3月12日下午,“律师进校园”专题活动在南宁市北湖北路学校举行,两名...
南宁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南宁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