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刘琴实习生唐丽霜
日前,由共青团中央有关部门、全国学联秘书处、中国青年报社共同举办的“寻访2018年度‘最美中学生’‘最美中职生’”活动结果揭晓。我区1名学生获得“最美中职生标兵”称号;25名同学获得“最美中学生”称号。近日,记者在南宁采访了3位“最美中学生”代表,聆听他们精彩的成长故事。
黄钰涵:走在素质教育的路上
黄钰涵是南宁市天桃实验学校东葛校区九年级(1)班的学生,是一位清秀、阳光、自信的女孩。
黄钰涵从小就爱好广泛、多才多艺。小时候她就跟擅长剪纸的爷爷学剪纸,5岁学钢琴,8岁学网球,她还爱好唱歌、舞蹈、书法。从幼儿园到初中,黄钰涵一直是学校的主持人,多年的舞台锻炼让她落落大方,关键时刻不怯场。2016年12月,黄钰涵代表广西初中生赴北京参加由教育部主办的首届全国学生“学宪法讲宪法”活动总决赛,获得初中组一等奖,为广西代表队赢得了荣誉。
兴趣广泛和社会活动并没有影响黄钰涵的学业。进入初中后,黄钰涵的学习成绩一直在年级名列前茅。她的学习方法其实很简单:“把老师教的吃透,老师教100,就学100。”
黄钰涵多次被评为南宁市三好学生、优秀少先队员、优秀学生干部。黄钰涵说素质教育让自己收获颇多。展望未来,喜欢外语的她希望能成为一名外交官,为国家的外交工作作贡献。“越努力,越幸运。”黄钰涵说。
胡潘云霏:希望能一直做公益
胡潘云霏是南宁市白沙路学校七年级(3)班的学生,小学也在白沙路学校就读,老师们的用心教诲、爸爸的言传身教,使她一步步成长为一名品学兼优、热心公益的中学生。
胡潘云霏的爸爸是广西八桂义工协会的成员,他经常利用周末时间参加公益活动。小学时,在爸爸的带领下,她和双胞胎弟弟就跟着爸爸参与了许多公益活动。第一次参与公益活动是在2015年6月7日的第四届户外清洁日活动中,爸爸带着她同八桂义工以及其它组织的志愿者一起,在凌铁桥下的邕江河畔捡拾垃圾。活动过程中,她发现邕江边原来有这么多的塑料垃圾,这些垃圾严重影响了母亲河的整洁与美丽。她沿着河畔利用工具捡拾塑料袋、啤酒瓶、骨头等。那次活动让她从劳动的付出中收获了快乐和成就感,看着清理过的邕江河畔绿意葱茏,满满的自豪感油然而生!也坚定了她做一名志愿者的决心。
从那以后,她就跟着爸爸参加大大小小的义工活动,礼让斑马线,进社区表演,慰问养老院老人,义卖鲜花筹款,搬运赈灾物资,帮助自闭症儿童走出户外······特别是2017年8月的一次公益义卖中,她得到了义工阿姨们的信任,分配到了一个光荣的工作,那就是对现场的销售进行记录,当她穿上八桂义工的马甲时,她感到非常地骄傲,感觉自己长大了。
在学习上,胡潘云霏很努力,多次被评为南宁市三好学生、南宁市优秀少先队员;在生活中,她喜欢跳拉丁舞、弹吉他、打乒乓球,她说她的理想是做一名音乐老师或者模特,也希望能一直做公益,帮助有困难的人。“机会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这是胡潘云霏的座右铭。
陈博文:做个会唱歌的“理工男”
陈博文是南宁市十四中五象校区八(23)班的学生,也是一位才华横溢、品学兼优的同学。
陈博文从小学习声乐,在歌唱方面展露天赋。2017年小升初的暑假,老师为陈博文录制了3首歌曲,寄往中央电视台音乐频道《音乐优等生》栏目,很快收到了节目组的回复,让他去北京录节目。在2017年8月9日的《音乐优等生》节目中,陈博文作为主唱,与另外2位小朋友联袂演唱了《精忠报国》。铿锵有力、大气磅礴的演唱赢得了评委舒楠、李谷一、娜木拉等老师的一致好评。
陈博文参加的节目、获得的奖项不胜枚举。2017年1月,他参加广西电视台少儿春晚节目的录制;同年9月,参加南宁国际民歌节“绿城飞歌·花朵绽放”南宁市少儿民歌汇等节目的录制。
在老师眼里,陈博文是一个高度自律的学生。录制节目的时候,他把作业带到排练现场,只要稍有空暇,就在排练场边写作业、复习,充分利用碎片时间,完成自己的功课、作业。一份耕耘一份收获,2018年下学期期末,他荣获学校2017-2018学年秋季学期期末七年级学科素养评价卓越奖。班主任徐老师这样评价陈博文:“不仅歌声能让师生为他鼓掌,他的学习态度、成绩也令人钦佩。”
在陈博文的心中,李健是他的偶像,他想做一名像李健那样的“理工男”歌手。而他最喜欢的一句名言就是鲁迅先生的那句:“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
新闻推荐
本报南宁讯(记者/李贤通讯员/刘红海)“染上毒品太可怕了,要好好教育亲朋好友,千万不要碰毒品。”3月11日,南宁市禁毒预防教育...
南宁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南宁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