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筱玮在学校里宣传环保知识。 南宁沛鸿民族中学供图
南国早报记者经小飞
她乐观向上、成绩优异,是老师的小帮手、同学的好榜样;她还是一名环保小卫士,日常生活中,她节约用水,不随便乱扔垃圾,利用废物给班上制作笔筒、制作电池回收箱。她向全体同学发出“从我做起,节约用水,从点滴小事做起保护环境”的响亮号召,带动和影响更多的学生爱护环境,参与环保。她就是南宁沛鸿民族中学七年级十班的王筱玮。南国早报联合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在广西寻找10名“中国好少年”,经读者推荐,王筱玮成为其中一名候选人。
1
从小养成不乱扔垃圾的好习惯
受爷爷的影响,王筱玮从小就是一名环保践行者。在家里,每次洗衣服、洗菜的水,她都用桶装起来,用来冲厕所、拖地板。从爷爷那里,她还学会了用淘米水拖地、浇花,用纸巾浸泡淘米水敷在刚洗的白球鞋上,让白球鞋变白。外出时,她自备垃圾袋,从不乱扔乱丢,还拒绝使用一次性碗筷。平时主动帮社区老人运送垃圾,积极参与社区组织的环保志愿服务活动。她的出色表现,受到居委会干部和社区居民的一致好评。
爷爷平时在整理王筱玮的书包时,经常会见她用塑料袋包好放在书包还没来得及扔到垃圾桶的果皮和纸屑。每天早上,爷爷送她去学校读书,她都会把吃早餐产生的垃圾带到学校门口扔垃圾桶里。对此,爷爷高兴又欣慰:“孩子在日常生活中这些好的习惯,比优异的成绩来得更重要。”
2
践行环保从生活小事做起
王筱玮告诉记者,对环保的关注,除了受爷爷的带动和影响外,南宁市江南区淡村小学举行的一次环保活动,更让她从中受到启发。她说:“只要用心,环保工作就在我们身边。”
王筱玮的手工做得很棒,她经常用废弃的饮料罐给班上做笔筒,漂亮的笔筒既给老师提供了方便,还带动班上的同学一起参与,她还带动同学一起做废电池回收箱……
进入沛鸿民族中学后,王筱玮更把“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绿色行动口号落实在行动上,响应学校打造“干净整洁,彬彬有礼”德育名片的号召,在学校大力提倡的“洒扫应对”学生自我管理养成教育中,积极参加各项活动。作为班干部,她以身作则:早晨,提前到校打扫;放学,将班级教室扫干净才离开。遇到班级出去上体育课或去参加活动,她总会最后一个离开,因为她要检查一下教室的灯和风扇是不是已经关了;地上有了小纸片,她会弯下腰捡起;教室的窗户脏了,她会拿起抹布擦干净;身边的小伙们如果乱扔垃圾,她会进行耐心的劝说,并亲自去清理……
近年来,王筱玮取得了优异成绩和各种荣誉称号:撰写的《废物利用清洗白色鞋物》获南宁市青少年科技大赛二等奖;在“我爱地球妈妈”演讲中荣获一等奖;连续几届获得南宁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科技论文、小发明的奖励;2018年被评为南宁市优秀学生干部,2016年被评为南宁市四届“美德少年”,连续六年被评为南宁市“三好学生”。
3
老师同学称她“环保小卫士”
在学习上王筱玮是同学们的好榜样,她还是环保的宣传者和带动者。
在学校晨会庄严的国旗下,王筱玮向全体同学发出“从我做起,节约用水,节能减排,从点滴小事做起保护环境”的响亮号召;在校园广播里,传来她利用课余时间找到的材料,宣传环境保护的意义的声音;班级教室中,有她和小伙伴们制作宣传环保小知识板报的身影。在班主任老师的指导下,她还在班级主持了多次“爱我学校,人人争做环保小卫士”的中队活动,宣传环保的重要性,讲解垃圾的分类,宣传节约用水,收捡塑料品、废纸、回收废电池等,更提出在班级建立废纸、塑料制品回收箱,这样不仅保护了周围的环境卫生,而且能使同学们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和文明之风,还能够把换来的钱作为班务费。
平时,老师和同学们都称王筱玮为“环保小卫士”,在她的影响和带动下,同学们的言行举止也发生了变化,以前认为“浪费一点是小事”,现在都觉得“节约一点是大事”。
新闻推荐
今年南宁将大力开展“城市精细化管理年”活动 住宅小区生活垃圾分类试点范围将扩大
今年,将开展泥头车文明出行,礼让斑马线活动,打击渣土车闯红灯、密闭不严、扬尘撒漏等违法违规行为,推广新型智能密闭渣土运输...
南宁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南宁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