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张焰和学生一起谈心。 (学校供图)
“感谢美丽的十七中为我们提供了温馨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感谢老师精彩的讲课引领我们探索数学的神奇。”“感谢老师教会我们先为人后为学的道理。”……在南宁市第十七中学的校园里,处处回荡着同学们真挚的感恩宣言。
南宁十七中的学生大多是进城务工人员的随迁子女,为了营造乐观向上成长氛围,近年来,南宁十七中汲取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以“爱与感恩”作为校园的主题文化,让广大师生更深入地感受党和政府的关怀之恩、他人帮助之恩、社会关爱之恩,激发他们饮水思源、知恩图报的情怀,内化为师生奋勇前行的动力。
感恩启蒙
在熏陶中潜移默化
“在关爱雨露中茁壮,在真爱暖流中崛起,在感恩教育中发展……”在十七中师生心目中,这首校歌不仅传唱在嘴边,更是唱到了全体师生的心里。
在学校“书法长河”里,摹刻着我国历代著名的书法作品,既让学生们触摸到文化,也获得了历史知识。学生们可以在“曲水流觞”“浮光耀金”“惊涛拍岸”“霜溪月明”“激扬文字”五个主题里找寻当年书法家的意气风发,抑或是笔走真情。为了让感恩文化渗透校园每个角落,十七中还用著名书法家的姓名和国学名篇来给班级命名,以国学著作中的名句作为班训。
“书法长河”旁,百米汉字演变墙及富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全木结构“怡墨亭”与石质摹刻作品相得益彰,激发出浑厚的历史感;守俭园里,取“俭以养德”含义的“养德亭”在无形中传递着“节俭修身养德”的观念。
状元廊、学士轩、怡阅廊、及第廊里,讲述着民族文化的故事;行知园、桃李园、秾芳园、守俭园、沁园中,融入了顽强、勤劳、感恩的内容。“感恩是学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校长张焰说,每天看似微小的一点一滴正改变着孩子们的思想,一个微小点滴的灌注,都让他们学会感恩。
感恩体验
在活动中主导行为
活动是有效的教育形式,丰富多彩的活动能给学生的成长带来深刻的影响。在十七中,每个班都有“感恩银行”,每个学生都是“感恩银行”的储户,拥有自己的“存折”,存进爱与责任,收获进步与快乐。学生平时表现好的,“存折”上会存进相应的“感恩币”;表现不好的,则要支出相应的“感恩币”。学生还可以根据自己“存折”上“感恩币”的数量,到学校设立的“感恩超市”兑换物品,这个活动还能帮助一些家庭困难的学生。
学生美珍性格孤僻、自卑,自从参加“感恩银行”后,班主任充分挖掘她身上的优点,如遵守纪律,课堂上大胆发言等,并及时给她存进“感恩币”作为奖励。在积累感恩币的过程中,老师发现她进步很快,美珍变得主动关心班集体了,与同学相处也融洽多了,还做了许多好事。学期末,她兑换了一本笔记本和一支牙膏,“我用自己努力换来奖品,很开心,以后我要表现得更好。” 美珍说。
“我们开设‘感恩银行’,通过这种有趣的教育方式,让每个学生看到自己在校的日常行为、学习习惯、品德孝道等情况,让学校的感恩教育不再是一种走过场的形式,而是真正激发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张焰说。
感恩积累
在升华中生成品质
在日常感恩教育的浸润下,在一场场别开生面的感恩活动影响下,学生们正一点点地发生变化,明白感恩是一种可贵的品质,要用行动去传承文明,慢慢升华成一种品质。
宋词班的学生陈宣婷,虽然家境比较困难,但并不影响她成长为一名阳光开朗、懂事明理的优秀少年。为了照顾瘫痪的外婆,她负责熬药、煮早餐,还要扶外婆洗漱、上厕所,每天还要帮助老人翻身、按摩;在妈妈上班的地方,她利用周末打扫卫生,买菜做饭;在学校,她努力学习,配合老师做好班级管理工作……陈宣婷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感恩,获得了南宁市第二届南宁市美德少年孝老爱亲好少年光荣称号。
在实施“关爱与感恩”活动的基础上,十七中还开展了“学会感恩培养责任”主题教育活动。如成立学生自主管理委员会,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学校管理并检查自己在校的一日常规情况。
在十七中,感恩教育就这么在潜移默化中感染学生、改变学生,“感恩教育的最终效果就是让人自觉除弊从善,以爱育爱、以德育德,让感恩走进每个学生的心灵。”张焰说。
新闻推荐
商业计划书是创业者进入资本市场的敲门砖、通行证、见面礼,优秀的商业计划书才能进一步获得与投资人对话的机会。如何才能...
南宁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南宁,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