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在“三街两巷”核心区参观游览。本报记者 孟振兴/摄游客在“三街两巷”核心区参观游览。本报记者 孟振兴/摄
本报记者杨波
12月16日,阴雨停歇,暌违多日的暖阳普照南宁,正是户外出游的好天气。数以万计的游客不约而同地来到市中心,在朋友圈刷屏“南宁蓝”映照下的“三街两巷”新街景。随着“三街两巷”核心区围挡拆除,这片承载南宁历史文脉的传统街区修复改造,再现岭南民居风情,成为市民游客争相“打卡”的网红街区。
木楼雕花,镌刻光阴流转,青砖小巷,记录城市变迁。拥有1700多年历史的古城南宁,把“三街两巷”作为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载体和展示窗口,结合“老南宁”的老故事,打造文化、旅游、商贸融合的新业态,梳理首府历史文化脉络,彰显城市文化自信。
1记录百年商埠繁华
“我小的时候,逢初一十五就来城隍庙,庙堂门前有各种好吃的小吃摊。”“这几条街巷我熟得很,年轻时也常来金狮巷打金。”82岁的朱奶奶听说“三街两巷”开放,便独自一人兴冲冲地赶来,站在邕州知州苏缄殉难遗址前,她指着一排排老院墙,对曾经的街巷布局、房屋结构、老字号商铺如数家珍,半个多世纪的人生记忆与眼前的街巷重叠交织。
“三街两巷”片区地处朝阳商圈,涉及兴宁路、民生路、解放路和金狮巷、银狮巷等道路围合的市中心传统街区。自南宁开埠以来,这片毗邻邕江民生码头的老街区因水而兴,延续百年商业繁华。以此为起点,“广西第一商圈”朝阳商圈声名鹊起,兴宁区打响“百年商埠”品牌。
在“三街两巷”内,汇集南宁市近60%的自治区级、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其中,形成于清末至民国初期的金狮巷民居群,仍保留着硬山顶砖木结构、青砖青瓦清水墙的鲜明岭南民居形态。民生路、解放路等路段沿街中西合璧的骑楼式建筑,也孕育了宜商宜居的独特骑楼文化。
2整治改造修旧如旧
走进金狮巷内,一栋栋岭南民居古朴典雅,清水墙上的青砖显出岁月痕迹。“修复这些民居所用的青砖,都是一块块从全国各地收集来的老砖。原址复建的南宁府城隍也是文物部门根据老照片和历史文献一一对比还原,力图呈现原汁原味的老南宁风情。”“三街两巷”运营公司公益文化发展部负责人熊健说,修旧如旧,建新如旧,是“三街两巷”保护整治改造遵循的重要原则。
在一座正在修复的四进老宅院中,清水墙上被不同年代的住户粘贴了红砖、瓷砖,木质屋顶摇摇欲坠,工作人员正小心翼翼地将现代瓷砖、红砖从墙体中取出。兴宁区民生街道办事处副主任范新生说:“‘三街两巷’中的建筑历经百年,已经逐渐老朽,年久失修,存在较大安全隐患。只有进行保护性修复才能延续这片城市文脉,使传统老街焕发生机。”
为加快推进历史街区规划保护,提升文化品位,改善区域民生,促进文化旅游繁荣发展,2015年起,南宁市开展“三街两巷”历史街区规划编制工作。
2017年,“三街两巷”保护整治改造工程被列入南宁市迎接自治区成立60周年的公益性项目,截至目前,核心区修复改造陆续完工,具备开街条件。
2017年1月9日起,项目核心区居民征收签约工作启动。项目涉及665户房屋,涵盖民族大道、当阳街、兴宁路西一里、兴宁路西二里及兴宁路步行街等路段。为确保项目顺利推进,兴宁区抽调100多名骨干力量组成13个工作小组,城区主要领导到项目一线抓落实,各级部门联动协调解决具体问题。
不少老建筑的产权和家庭继承关系较为复杂,仅金狮巷一个四进的院子里,就有二三十户产权继承人。为此,兴宁区成立“老南宁·三街两巷”历史文化保护巡回法庭,现场为户主们捋顺产权关系。同时,开辟项目“绿色通道”,确保补偿款及时发放,从协议书签订到资金发放到被征收人手中,最快仅用时3天。
3文化立魂留住乡愁
自“三街两巷”核心区开放以来,每天吸引人流上万人。节假日期间,邓颖超博物馆、南宁建制馆等已试运行的文化场馆前市民游客络绎不绝。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三街两巷”通过保护性开发,立足文化保护和历史传承,并引入广西日报博物馆、南宁市瓯骆汉风博物馆、漓江书院等文博、文创场馆。
金狮巷、银狮巷曾以铸铜、打金等传统手工艺闻名。“三街两巷”开街后,招募了手工艺人、老字号金饰店,为市民游客展示传统技艺。同时,广西知名小吃、老字号食肆也将云集于此,唤起“老南宁”的味觉记忆。据悉,改造完成后的“三街两巷”,将成为以明清岭南民居和近代骑楼为主的历史文化街区,恢复传统街巷空间,以文化旅游商业相结合的文化产业基地,以传统文化体验、时尚休闲娱乐为主的国家5A级景区。市民游客可以徜徉历史街区,品尝老字号小吃,体验特色民宿、文化酒店,记住城市乡愁。
新闻推荐
规整共享单车主题宣传活动引发社会各界热心人士响应 近百志愿者报名争当“搬搬侠”
本报讯(记者李璋何璨汐刘增璇)“还有名额吗?我们要报名。”“我们非常愿意为南宁创建文明城贡献一份力量。”……12月20日,由...
南宁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南宁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