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黎兆齐)昨日下午,中国生态文明论坛南宁年会举行市场驱动·垃圾分类论坛,专家学者就我国生活垃圾分类管理体制,垃圾分类市场化改革建议,智能化、数据化、精细化等议题进行演讲探讨交流。
论坛上,南宁市城市管理局局长梁勇介绍,近年来,南宁市生活垃圾产生量年均保持约12%的增长,全市每天产生生活垃圾3780吨左右,但现在的各类垃圾处理厂设计日处理量总共仅为3200吨,垃圾处理设施已超负荷运行。对此,南宁市围绕“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三化原则,加快完善与生活垃圾分类相衔接的终端处理设施,确保生活垃圾“消大于产”。如何破解处置不足困局?梁勇说,优化回收市场布局,提高回收效率,至少在全市范围内新建再生资源回收网点200个,建设5个分拣中心和5个集散市场,规划建设3个再生资源产业基地;培育可回收物回收市场,推进再生资源回收网络与环卫系统垃圾清运网络高度融合,形成再生资源产业链。
同时,大力推进垃圾减量化,探索易腐垃圾处理厂的垃圾量,鼓励有条件的居民区、农贸市场、公园等设置专门设施对易腐垃圾进行就地处理,要求各城区、开发区建立一个易腐垃圾就地处理试点,重点建设农产品交易中心、批发市场的果蔬垃圾就地处理工程;在稳定运营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餐厨垃圾集中收运和资源化、无害化处理范围,改造升级餐厨厂,使得经无害化处理后的垃圾残渣制成饲料添加剂、肥料、沼气和生物柴油等外售。
据悉,根据住建部2018年统计年鉴,至2017年底,全国共计有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厂1013座。其中,城市生活卫生填埋场654座、垃圾焚烧发电厂286座、其他无害化处理厂34座,无害化处理量分别占57%、40%、3%。
如何更好地做好生活垃圾分类?专家学者畅所欲言,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其中,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刘建国教授做了面向高质量发展的垃圾分类体系构建的主题演讲。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徐海云做了什么是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的主题演讲,认为建议建立家庭有害垃圾管理收运处理系统是当务之急。
惠州皓涵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刘利行做了生活垃圾智能分类项目的主题演讲,指出生活垃圾智能分类项目包括智能回收与管理端,云计算中心,移动用户、处理终端,智能分类端主要有闭环强制分类、可循环利用垃圾的智能识别、垃圾的精准精细分类(厨余、污染、可回收二次细分)、单元垃圾分类数据精准收集、个体用户的数据收集等。智能垃圾分类将会让粗放分类向细分分类方向发展,无偿回收向有偿回收发展,人工分拣向设备分选发展,用户由被动分类向主动分类发展,单一市政行为转变为多资本市场商业行为,传统的再生资源转为公益+实业+互联网+环保的循环产业生态链。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梁静通讯员何正君)昨日,记者从南宁市工商局获悉,今年,南宁市共有222家企业获得2017年度广西“守合同重信用”企业...
南宁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南宁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