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发工作前,荆小兰先给出租车认真检查和清洁。 南国早报记者 周伟武摄 荆小兰与搭载过的外国友人合影。受访者供图 荆小兰工作出色,获得相关奖项。 受访者供图
奉献情怀
[出租司机篇]
南国早报记者周伟武
出租车是城市的名片,也是发展的见证者。南宁九州出租车公司的荆小兰司机,最能感受到这几十年来,南宁从一个南方小城,逐渐成长为国际大都市的历程。近30年来,荆小兰几乎每天开着出租车行驶在南宁大街小巷,感受着这座城市斗转星移、风云变幻。
1
1996年之前
打车人很少
十元跑完全城
11月22日上午,在九州出租车公司的停车场内,荆小兰正认真清洁她的出租车,检查车辆状况,准备出门载客。出租车引擎盖上贴有“雷锋车”三个醒目大字,车体内外一尘不染。“我喜欢帮助别人,这样我也感到快乐。”荆小兰邀请记者乘车在市区转转,看看这些年南宁的变化。
从北湖路朝新民路方向行驶途中,荆小兰回忆起入行时的情景,“我的第一辆出租车是柳州产的迪赛牌小车,这车没空调,夏天开车很难受。”荆小兰说,1980年她从湖南来到南宁,当过建筑工人、捡过垃圾、办过养猪场。1993年,经过严格考试,她拿到驾照后,就用多年积蓄的3万元购买了一辆迪赛车,开始了开出租车的生涯。
那时候,南宁仅有4家出租车公司,街上车辆很少,打车的人也少。司机基本上不在路上兜客,都是停靠在固定的地点,等待乘客前来打车,最集中的待客点就是南宁百货大楼、医科大一附院门口、火车站等几个地方。“现在走的这条北湖路当时还是一条很小的泥路,正常车速市内转一圈,只用20多分钟。”荆小兰说,那段时间的出租车都是天津夏利、柳州迪赛等车,车上没安装计程表。乘车起步价为10元,但一般在市内的路费就是10元,再远就互相议价。
车子从新民路进入民族大道,荆小兰情绪高涨起来。她说,自己几乎跑遍了南宁的大街小巷,对每条路、每栋楼甚至一些特定人群都很熟悉。1996年之前,南宁最让她印象深刻的建筑是位于民族大道的广西新闻出版社办公楼、东葛路的中国有色金属南宁分公司宿舍楼、新民路的广西科技厅办公楼和市中心的望火楼,“那时每每送客到这些地方,我都很羡慕能在里面工作和居住的人”。
2
1996年至2000年
埌东初具规模30分钟跑完主城区
在1996年到2000年这段时间,南宁出租车行业进入发展期,大部分出租车从原来没空调的小车,换成有空调和乘坐舒适的合资品牌小车,车上也安装了计程表和对讲机。“这段时期,出租车行业更加重视服务水平,上班必须要求统一着装。”在车子进入南湖大桥后,荆小兰遇见同事谢师傅,谢师傅在出租车行业也工作了20多年。谢师傅说,1996年,出租车进入打表计程时代,那时很多出租车已有空调,车以桑塔纳为主。这段时间,出租车主要行驶的区域往东不过南湖,往西不过民族大学,往南不过淡村市场,往北不过狮山公园。
谢师傅说,到了1999年,南宁国际民歌节如火如荼,这时埌东一带已初具规模,她用正常的行驶时速,在南宁主城区转一圈,大概得花费30分钟。
3
2000年至2010年
市区楼多车多司机服务水平提高
荆小兰与谢师傅对目前南宁的变化感慨万千。荆小兰说,自从南宁国际民歌节和东盟博览会在南宁举办,每年都有大量的游客来到南宁,很多出租车司机的服务水平都有所提高,“你好”“谢谢”等礼貌用语常挂嘴边。从2000年到2010年,南宁城区快速扩容,比1996年之前大了一半以上,市区已有十多家出租车公司。
在这时期,南宁新增高楼数不胜数,私家车也越来越多。在荆小兰看来,最出名的建筑就是朱瑾花造型的南宁国际会展中心。“市民最喜欢去逛街的地方,就是南宁悦荟广场和航洋国际城,这一带的乘客最多”。荆小兰自豪地说,由于热情诚信,服务水平得到大家认可,进入2003年后,她的出租车不时被外国人包车到各地景点游玩。
4
2010年到现在
道路拥堵得到缓解高科技打车助行业发展
进入2010年后,南宁城区内堵车现象越来越严重,上下班高峰期打车困难。有关部门加大城市交通道路建设力度,增加道路管理人员数量。如今,城区已有十多座桥梁跨过邕江,城区主要路段和路口都有交通管理人员维护秩序。与此同时,在2015年前后,高科技导航、打车软件在出租车行业广泛应用,南宁道路堵和打车难的城市问题得到了缓解。
中午12时许,荆小兰与谢师傅道别后,她驾车从民族大道进入快速环道,一路上各种品牌的汽车,在宽敞的城市大道上行驶。“南宁发展太快了,出租车行业的经营和服务也变化很大。”
在采访的最后,荆小兰说,明年10月底,她的上岗证将到期,就要退离出租车公司。尽管有点舍不得,但她表示,“不当出租车司机后,我还会一如既往地关注和爱护这座城市”。
新闻推荐
智能手机 发展日新月异功能更丰富 从“一字千金”到“不限流量”
如今,智能手机集合了过去数十年通信技术的精华,功能非常丰富。本版图片均为南国早报记者邹财麟摄旧式手机BP机南国早报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