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课上,学生上台与老师互动。本报记者叶子榕摄
校园文化是学校的精神和灵魂,是学校个性魅力与办学特色的体现,更是学校培养适应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的内在要求。自2016年以来,南宁市邕宁高级中学(以下简称“邕高”)深入实施学校文化建设三年行动方案,传承并发展邕高优良传统,营造求真务实、团结向上的育人环境。
邕高积极践行“求真创新”四字校训,以建设“求真”的学校文化为主线,培育优良的校风、教风和学风,为师生提供先进齐全的设施设备和美丽整洁的校园环境。
课堂求真
引导学生发掘潜能
2004年以来,邕高以课题研究为抓手,积极培养学生主体参与意识与能力,进一步探索“精教活学”课堂教学模式,逐步建立“求真”系列课程体系。开发以生命健康、体艺特色为核心的真爱课程,以科技实践为核心的真知课程,以社会实践为核心的真为课程等系列体现“求真”特色的校本课程。
从静态书本过渡到实景模式。在邕高的信息化移动(智慧)教室里,讲台上的老师正使用希沃一体机和希沃展示台讲课,学生围坐在六边形排布的桌椅边。桌面上一个个处于开机状态的平板电脑将台上与台下相连接,为老师和学生搭建学习反馈的桥梁。
“大家打开面前的平板电脑,搜索观察世界上不同的山地,想象构建你们脑海中的立体地球。”邕高地理组教师张清苹常给学生布置主动探索的任务。有一次,她给学生讲完地理3S技术应用知识后,学生黄俊淇在课后的探究活动中,灵活运用这一知识点探索构建了“旧邕高及邕江3D地形图”,并制作了二维码,用来给同学讲解旧邕高水灾之谜。
“邕高的‘求真’文化传统和过硬的硬件设施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主动探索和自我求真的意识。”张清苹说,学生使用设备实景观察地理环境更生动有趣,“既有兴趣作为驱动力,又有设备作为支撑,学生能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
心育创新
落实全面育人目标
“谁想要上台进行角色扮演,体验一下当事人的心里感受。”话音未落,同学们争着举手示意要参与体验。这是一堂以“流言”为话题的心理课,任课老师梁俏正和学生进行互动。“学生要体验的是流言传播者的心理活动,通过换位思考,分析流言产生的诱导因素,教会学生们如何应对此类情况。”梁俏说。
当体验活动结束时,一名同学感悟道:“传播流言的时候心中会产生一种内疚感,觉得这是伤害他人的行为。”梁俏说,这样的课堂效果正是学校所要达到的。学校不仅要培养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更要达到全面育人的目标,培养主动发展的人才。
为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落到实处,邕高成立了由校长领导的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并投入资金用于心理辅导中心建设。根据规定,心理辅导中心每周开放接待时间不少于8小时,为师生和家长提供细致服务,并做好预约、咨询记录、心理档案等工作。据统计,该校心理辅导中心每年接待来访者160人次。2018年,邕高获得第三批全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称号。
“我们注重把心理辅导渗透到各科教学和各项教育活动之中,把心理课素材与学生的课程学习材料相结合,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其中。”心理老师谭焙垚说。
多措并举
传承优良学校文化
发掘“求真”文化内涵,探索“求真”德育途径,丰富基地化培育方法,培养“真诚、真情、真知、真为”人才,打造“青年志愿者活动”品牌。邕高遵循“整体规划,分项实施,逐步完善”的原则,通过三年的建设,初步形成较浓厚的“求真”文化氛围,陶冶学生情操,滋润学生心灵,使校园真正成为学生成长的摇篮、教师成就事业的舞台。
“邕高致力于推动学校精神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课程文化建设、物质文化建设和行为文化建设,提升学校综合办学水平,传承邕高优良学校文化。”南宁市邕宁高级中学副校长谭伯辉说。
除了培养“求真”文化,做好学生心育工作,邕高还不断推动学校硬件建设。从2016年开始,邕高不断加快学校现代信息技术建设,“以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校园建设为核心,升级校园网硬件设备,建立较为完善的校园信息化管理体系,培养一支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和教育信息技术的师资队伍,实现学校信息化管理。”
初冬的邕高校园里,学子沐浴着艳阳,沉浸在“求真”文化的校园氛围中,教室里传出师生探索交流的声音,积极向上的校园奋斗画卷叙述了邕高的变化与成长。
新闻推荐
南宁市年底前对部分重点内河流域雨污水管进行整治 整治雨污水管 改善内河水质
南国早报南宁讯(记者罗暘通讯员杨扬)11月27日,南宁市城市管理局召集建设、审批、水务等部门,召开了内河流域雨水管、雨污合流...
南宁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南宁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