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赛现场。
南国早报记者覃江宜文/图
11月24日,2018南宁市青少年国际象棋比赛暨南宁首届国际象棋全民公开赛揭幕,来自全区各地的两百余名选手参赛。赛事期间还进行了南宁市国际象棋协会的揭牌仪式,这标志着这项智力运动在广西的发展进入了新阶段。
从“小鬼当家”到老少同台
赛事由南宁市体育局、南宁市教育局联合主办,在南宁彰泰滨江学府进行的对决吸引了来自南宁市35所中小学及幼儿园的183名小棋手,分甲、乙、丙组对弈。水平较高的公开组则有来自桂林、柳州、贵港等城市的23名资深棋手参赛。
这样的参赛规模和年龄分布显示了国际象棋在广西的发展状况。作为智力运动中的“皇冠项目”,国际象棋在国际范围内大受欢迎,中国国家队在世界赛场屡创佳绩,但国际象棋在国内的普及程度远不及中国象棋和围棋,青少年是其主要的参与者,也正是少年棋手撑起了这项运动的未来。南宁市体育局副局长吴豫介绍,国际象棋运动在南宁虽然起步晚,但一直保持着活力,南宁青少年国际象棋比赛已成功举办了八届,从一开始的四五十人,到本次比赛的两百多人;从最初的娃娃对战,到现在的老少同台(最大的68岁,最小的5岁),越来越多国际象棋爱好者通过这项比赛凝聚在一起,从中得到锻炼和历练,从而走向更大的舞台。
用“体育+”助推项目发展
在比赛开始之前,赛场内进行了南宁市国际象棋协会揭牌仪式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这标志着广西拥有了多年来第一个专业的国际象棋社会团体。南宁市国际象棋协会会长李科葑说,这是本地国际象棋爱好者多年来的愿望,“我们一直希望有个牵头的组织来开展国际象棋的推广和培训,为棋迷们提供更多交流的平台,促进这项运动在全民健身活动的深入开展,但由于普及度和参与面的问题,直到现在才终于如愿”。
未来的南宁国象将何去何从?李科葑透露,近年来在体育部门和教育部门的推动下,中小学生成为项目主力军,国际象棋进校园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华衡小学成为全国中小学棋类教学实验基地,国际象棋列入了校本课程。而在南宁国际象棋协会成立后,将结合社会力量开展跨行业合作,例如牵手旅游机构组织广大棋友前往国象发达国家观光比赛,充分发动本地的外国选手加入竞技交流,用形式多样的“体育+”为国际象棋再添一把火。
新闻推荐
本报“帮帮公益学堂之中老年眼健康公益大讲堂”昨日举行 警惕五色眼疾病 出现症状及时就医
医护人员给市民送健康大礼廖秀芬摄本报讯(记者赵敏实习生罗雪梦)为什么随着年龄的增长看东西越来越模糊?中老年人该如何爱眼...
南宁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南宁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