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文艳玉
一支笔,一个本子,一部相机,出现在各新闻活动的采访现场。认真记录,自信采访,这就是南宁学生记者团小记者们的工作状态。别看他们年纪小,但一穿上小记者的荣誉小马甲,各个就像装上了小马达,从另一个角度报道南宁这座城市的新闻。你想不想成为南宁学生记者团中一员,一起在新闻舞台上实现梦想呢?
小记者好不好玩? 老“小记”分享采访故事
因为从小有一个新闻梦想,小学二年级的黄奕萱加入了南宁学生记者团,“这里有各种各样的活动,还有可爱的朋友以及亲爱的大记者们!”黄奕萱如今已成为了一名老资历的小记者,自信、活泼,具有较强的语言表现力和领导执行力。
小记者侯星如,当了5年的小记者,如今已是南宁二中的高中生小姐姐了。“当小记者,我经历不少采访场景,拥有许多有趣的回忆。在不同的环境中采访各界人士,亲身感受社会的多彩,收获了人生经历和智慧。”侯星如说,除了学生的角色,小记者这段经历正潜移默化地改变她的人生,塑造她的信念与品格。
小记者陈礼赢,待人落落大方,处事沉着冷静,显得比同龄男生更老练。“我觉得南宁学生记者团是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这里会组织很多有趣的活动,通过各类活动锻炼了我的组织能力、执行能力、策划能力。”
小记者有什么活动?一起来看看往期的精彩
听了学哥学姐们的经验分享,是不是对小记者充满了好奇?南宁学生记者团2012年成立以来,开展过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组织过各种大型的采访活动,让小记者们的身影活跃在南宁各个角落。
校长是一校之长,学生们是既敬畏又爱戴,平日里很少有机会跟校长深入交谈。南宁学生记者团的小记者们身穿红色马甲,带上镜头和笔,就可以跟校长来场面对面的采访了。“校长你在从教的过程中有哪些印象深刻的人或事?”仙葫学校的小记者们首次尝试采访校长就首战告捷,不仅了解了校长的故事,更了解了校园文化,他们也更加热爱学校了。
今年3月,一场“与绿色同行与环保相约”活动中,南宁学生记者团的小记者参加植树、采访活动两不误,实在是太能干了。
除了采访,我们还组织丰富的小记者活动。今年7月,组织小记者参加了“尚学研学营”之“华东国家宝藏守护计划”活动,小记者们在苏州开始了国家宝藏守护计划,不仅享受到了美食,更是走进苏州博物馆,与文物亲密接触,目睹博物馆镇馆之宝的风采,并在苏州七里山塘领略了江南水乡的柔情,品味苏州园林艺术的匠心之美。“这个特别的暑假,给我们带来的心灵之旅,而且结交了很多好朋友,无比珍贵难以忘怀。”小记者参加活动回来后收获满满。
6年的时间里,小记者满怀豪情,足迹遍布各地。同时,小记者们还向《南宁晚报》的专业记者学习采访技巧、新闻写作,在实践中不断成长,交出了一份份满意的新闻答案。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欢迎关注“南宁学生记者团”微信公众号或“南晚教育”微信公众号。
新闻推荐
南国早报南宁讯(记者卢荻)10月5日,本报刊发《广告牌上惊现女尸》报道引起市民的广泛关注。她是意外坠楼还是跳楼?10月7日,据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