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达岭长城□黄献山
(一)我和女儿的北京之行
8月4日―8月11日,趁暑假,我和女儿决定去北京旅游。一呼而应,一起同行的还有几个朋友及其家人,共9个人。我们通过携程网提前一个星期预定了往返机票,并在美团预定了三里屯的青年旅社房间。
8月4日,在南宁机场,去北京的飞机早早就在候机厅停靠,19点20分的飞机,本以为可以准点起飞,不料,受航空管制,飞机在机场滞留到21点40分,广播才传来登机起飞的声音。终于要起飞了,大家十分兴奋,一路飞行,和我同排的两位小朋友兴奋得没有睡觉。在机场等得太久,两个小朋友饿得嗷嗷叫,不久,终于等来了迟到的晚餐!
飞机上的空调温度调得有点低,幸好有空姐送来的抱被,让两个瑟瑟发抖的小朋友安然了。
三个小时的飞行,飞机终于在北京T3机场降落。坐摆渡车从机场出来到大巴站,已经快凌晨一点钟了。从机场买30元的班车票坐东直门站下车。打车过预定的酒店,办好手续上床休息已经是凌晨两点钟了。
(二)伟大的历史遗迹万里长城
8月5日,坐北京2号线地铁到积水潭站,步行十分钟左右到达德胜门。排队刷一卡通上公交车,当天交通十分顺畅,一个钟就到了八达岭长城,比预想中的路程要快很多,而回来的时候就没有那么顺利了,在景区门口站等了一个钟才轮到我们坐车。那个时间段正值晚高峰,从长城回来用了两个多钟头。
话分两头,当天到达长城的时间将近下午一点钟,阳光虽然灿烂,但八达岭长城的山风还是呼啸而至,赶走了一路的疲惫。终于可以当回“真好汉”了,对于我们这些第一次登长城的人来说,诱惑力和杀伤力是显而易见的。40元的门票,顺利进入登城入口,这段长城分南城和北城,来观光的人群基本都涌向北城,毕竟北城的气势如虹,如龙在天,似虎跨越山巅。
顺着台阶迈步向上,脚踩着满身凝固着历史的石条,看苍天的雄鹰展翅似乎有点低。这是我们和中华民族历史记忆的一次真实相遇和深度握手。脚下的步履凌乱,手扶挂满沧桑的城墙,心想:走的人都这么艰难,遥想当年修长城的人该有多艰辛。不管是回首、倾探,还是遥望,镜头里只要有了长城作为背景,每一张画面都变得不再平凡。我感叹:这是中国人最伟大的历史遗迹!它的存在感,让华夏在历史的舞台有了十足的分量,它的姿态,让“中国龙”不再是一种神话!
攀登,跨越,风从?t望塔的缝隙呼啸而过,从城墙空洞的枪孔穿梭。历史和石头之间的对话,深藏不露,一草一木心有灵犀。马尾松,山楂树,已经很努力,但是还是无法超越城墙的高度,无法比肩飞鸟的翅膀,即便那些游人如织的脚步多么坚强。人走城空,那些寂寞的山谷,像遥望星空一样,仰视这一条不倒的城墙。再回到长城脚下,在匆匆的人流中,有一个人突然叫出我的名字,回头一看,原来是我大学时的同班同学。人海茫茫,想不到这一刻居然在长城脚下偶遇。这一次跨过万里长城的相遇着实是一场天大的意外,在旅途再见故人,心中万千感慨。相互别过,重新汇入人海。
(三)颐和园那些受伤的垂柳
8月6日,一场雨过后,北京的天气俨然秋天般的凉意,从北宫门地铁站出来,走五分钟的路程便到了颐和园正门。
在门口人山人海中,来自世界各国的游客,有直接购票的,但大部分中国游客都通过扫二维码购票,60元一张门票。我和女儿再次扫码,鱼贯般进入景区。进入大门,抬头,望那些百年的苍劲老松,直指苍天,见证着颐和园曾经的云烟和过往,见证这座皇家园林曾经的劫难和新的辉煌。随人流穿过苏州街的拱桥,攀登长寿山,遥望昆明湖。耄耋的垂柳和清幽的昆明湖,见证和记录着颐和园的曾经欺辱和辉煌。在织耕园的湖畔,许多老柳树身披着水泥做的盔甲,用铁条支撑起的弯曲,枯木逢春长出新枝,还有一些年盛的垂柳,在喋喋不休的鸣蝉中,流瀑一般把青翠的枝条摆到了清澈的湖面。
在颐和园,很多景点都被英法联军洗劫焚毁过,令人十分痛心和无奈。踏过历史的长河,在汹涌澎湃的人流中,在曾经沧桑的历史背后,我和女儿看到了中华民族的起伏和辉煌,看到颐和园的雄姿与圆明园的破败,我们记住了历史,也反思着历史:落后就要挨打!
见到磅礴的颐和园,游走在颐和园长廊里,湖面密布的游船,佛香阁直破天籁的雄浑,延续中华民族的血脉和香火,就如女儿所言:中国如今已强大,我们已经不怕被别人欺负。
(四)“朝拜”紫禁城
8月7日,从地铁天安门东出站,往右走,随人流往天安门赶,这个时候的北京城,人潮汹涌。就连天安门前的流动厕所,也排起了长龙。从地铁口到天安门安检处,都是接踵摩肩的游人。女儿骑在我的肩膀,用手机拍下了当天天安门的雄姿。毛主席画像还是那么慈祥地望着我们,包括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大家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那滔滔的人流涌过金水桥,这个暑假,每天几乎都有八万人通过天安门,涌入故宫(紫禁城)。这对于长期在这里做安保的人员来说,已经习以为常。就连故宫里工作人员的高音喇叭的催促声,也显得有些无奈,人山人海。
城墙的高度显然比我想象的高,城墙上的皇鸽来回飞翔,漫不经心,而金碧辉煌的宫殿之间的缝隙,除了人还是人,让人心里不由得焦虑。闻到皇宫里散发的霉味,女儿直说:“够呛,够呛!”
在太和殿前空旷的广场,“皇家乌鸦”嘎的一生展翅飞过,不仅让人咋舌!这个徜徉于皇宫上的翅客,它们乌黑的“官服”亦如当年它们的老祖宗一般洒脱!四处张扬的沙哑嗓门,这应该还是当年明清时期正统的“皇家乌鸦”的“鸦子鸦孙”,它们的家族见证着景山公园上,歪脖子树上挂着的明朝最后一位皇帝崇祯的尸首,见证着这里改朝换代的历史,也见证着北京城历经的炮火和劫难。
我们随着人流,荡过白玉桥,体验一次“上朝”。但巍巍皇宫燕雀哑语,再也听不到太监喊话的娘娘腔了。
参观紫禁城,整个皇宫寸草不生,没有一棵树木,游客热得够呛,无处藏身。看着起落的鸽子待遇真是不错,还能在皇城吃喝拉撒睡,这应该是整个皇宫里真正的“主人”了。没有了皇粮,在紫禁城,恐怕连老鼠也是无处安家。女儿伸长脖子,挤进人群,隔着门框,看着明清皇帝的龙椅,隔着玻璃,看皇帝曾经的睡榻……对于明清的那些事,她毫不在乎。她问我,哪些文物还是当年遗留下来的呢?我看看,从我的肉眼,也就那片大型石雕还是当年工匠们的亲笔画吧!因为历经数度的浩劫,水火都与它们无关。石雕里的画风很美,那龙那凤,自由飞翔,一样故我洒脱!
在御花园,我和女儿拿出随身带来的小笼包,尊享了一次别样的“皇家大餐”。此时听到一个旅游团导游讲解:百年大树挂绿牌,三百年以上的挂红牌。想想那些挂红牌的“树精”,它们应该最清楚曾经的皇宫贵族和众多妃嫔的模样。最后,在最大最精美的皇家假山下,女儿摆个姿势“到此一游”。
从神武门出来,我们告别了这段“金碧辉煌”的皇家旅程。女儿对于宫廷往事的漠视显而易见,而我觉得正是一个封建王朝的破败,中国才迎来今天的精彩。走出神武门,看着护城河清幽的水面,看到大街上的人来车往,我们买了一根老北京冰棍,回首再次展望故宫。
(五)圆明园的石头
8月9日,这是我第二次踏足这片焦土――圆明园遗址。我发现,这里的石头,是有历史的石头。满是生病的石头,湖水都成了岁月的伤口,发烧的石头病入膏肓。
在西洋园遗址,我悄悄地点燃一根香烟,想与石头感同身受,被火燃烧的感觉。香烟在我手中点燃,我感受燃点的温度,那明灭的烟就像祭奠,祭奠这一片曾经被烤焦的土地,那曾是羸弱清政府的最后的呼吸,满清帝国遍体鳞伤,气弱如丝,苟延残喘,呜呼哀哉!这里记录的是一段耻辱,更是圆明园的恨。
在圆明园拍照时,我是不给女儿伸出剪刀手的,这里留下的中华民族的耻辱,胜利的手势在这里出现总是不合时宜。这座经典的皇家园林,被八国联军放火焚烧的伤疤很大。
在圆明园公园门口,里边的荷花池在垂柳和蝉鸣包围下,接天莲叶无穷碧,而老残桥佝偻的身形,摇摇欲坠,身上还捆绑着铁条,可那残破的模样,却是园林原有的物件。桥拱残缺,面目狰狞,因为它真实目睹了当年的劫难和火光,这些石头里已经留下了太多沉重的记忆,那是映月荷花无法感受到的,那是满池的游鱼所不能体会的,那摇曳的柳条更是与那段劫难错过了时光。
在园子里,游客来来往往,但我们发现,这里几乎看不到外国游客。这比起其他北京的景点来,似乎非常另类。其实不难理解,假如真的看到一群群金发蓝眼,而且如果他们其中还有八国联军的后代,我们心里的难受可想而知。
我们从圆明园出来,告别那些骨肉分离的石头,让悲哀的鸣蝉祭奠这片荒凉的哀伤。再见,圆明园。但愿我们的足音,没有让它受伤的灵魂再次遭受惊扰。
新闻推荐
据新华社南宁9月11日电(记者潘强)记者从第15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新闻吹风会上获悉,今年博览会共有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