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志国
不久前,南宁市兴宁区法院执行局黄法官收到申请执行人送来的一面锦旗及一封感谢信。原来,兴宁区法院于近日成功执结三件申请执行标的额共计120万元的执行案件,被执行人黄某为了规避执行,精心谋划了一场转移财产大戏,本以为能瞒天过海,最终却在法院严查巧执下原形毕露,认错受罚。
1
假意配合
掩人耳目
黄某因生意急需资金,向朋友李某分三次共计借款120万元。借款到期后,李某多次催促未果遂向兴宁区法院起诉。
被执行人黄某收到报告财产令后,主动向法院书面报告财产称其名下有工资收入和一套房产。此外,法院每次打电话,黄某都接,每次通知其到法院领取法律文书及协助调查,他都是随叫随到,俨然一副“模范被执行人”的模样。
经法院核查,黄某名下房产面积小、房龄高、多人共有、设立了数倍于房产价值的抵押,且被多个法院先后查封,根本没有剩余价值;其工资收入每月2500元,虽然法院已依法办理提取手续,但靠这点工资偿还上百万元的债务,不知要还到猴年马月。
2
转移财产,规避执行
表面上看,黄某提供的信息没有问题,但法官根据他的工资信息,调查得知其不仅是广西某酒业有限公司的职工,而且还是股东,持有该公司2%股权。于是,法院依法对该股权进行查封。
对该股权,黄某这样解释:因欠其堂妹黄某艳200万元,该股权已经在2016年抵债转让给其堂妹。2018年,该公司以118.5万元回购该股权,因有股东过世未能办理工商登记。黄某意思很明显,股权他早就卖掉了,而且转了两手,因为用于抵债,所以钱也没有实际收到,法院拿他没办法,处置这个股权也困难重重。
3
严查深挖,巧妙破局
种种迹象表明,被执行人黄某转让股权的行为十分可疑,其堂妹黄某艳有伙同黄某转移财产规避执行的嫌疑。法院决定从其堂妹入手,从内部突破其堡垒,同时对公司主要负责人进行调查询问。
经法院依法调取被执行人堂妹黄某艳的银行流水账,发现其名下一张农业银行卡有多笔大金额从公司转入并转出至被执行人黄某的儿子名下。法院随即传唤黄某艳至法院调查。黄某艳开始矢口否认,但在看到银行流水记录后放弃抵赖,称这些收入是公司回购股权的钱,但无法解释为何将钱转至被执行人黄某的儿子名下。在法院释明其行为涉嫌协助被执行人转移财产,将有可能面临处罚时,黄某艳向法院讲出了实情:被执行人黄某因为官司问题,银行卡账号被查封,就向其借用银行卡,其名下这张农业银行卡一直在被执行人黄某手上,所有的转款行为都是被执行人黄某所为。
4
放弃抵赖,最终服软
黄某显然没有料到法院会从其堂妹身上挖出这么多证据并调取详实的银行流水记录。在银行卡流水账和其堂妹的笔录面前,黄某虽然乱了阵脚,但仍然没有放弃抵赖。
黄某称,这些钱是公司转给他的进货款,且已经拿去偿还其他债主,但拿不出任何证据证明。
眼看黄某摆出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架势,法官依法拿出拘留决定书并向其宣读拒不履行判决、裁定罪的相关法律规定,明确告知其如果继续抵赖,不但会受到拘留而且将因拒不履行生效判决可能面临最高7年以下的有期徒刑。
听到7年有期徒刑这几个字,黄某一下子软了。他沉默了几分钟后,老老实实地说出了如何骗取堂妹银行卡及如何一手操作转让股权并借其堂妹银行卡转移资金的全部实情,并承诺二十日内全部履行三起案件所涉及的偿还义务。
法官后记
被执行人黄某在拘留期满后,已经按照承诺履行三个执行案件共计120万元的执行款,一场其自导自演的转移财产规避执行闹剧,在兴宁区法院“执行利剑”下以惨败收场。黄某用拙劣的表演告诉人们一个道理:法律不会让任何一个“老赖”脱逃,老老实实履行才是唯一出路。
新闻推荐
部门吹风南国早报南宁讯(记者王艳群)6月30日,记者从南宁市交警部门了解到,“南宁微交管”小程序从7月2日起将正式启用,市民只...
南宁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南宁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