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杨静
奋战在劳动监察战线20年,她化解了数千起劳动关系矛盾纠纷,为10多万农民工追回超过3亿元的欠薪。她有很多称号:“人民的好公仆”“劳动者的卫士”“劳动者的保护神”……她是江南区劳动保障监察大队原党支部书记、大队长陈美杏,人们都喜欢叫她“陈姐”。
从1997年陈姐穿上这身劳动监察制服起,这个一身制服、手提公文包、说话铿锵、动作利落、走路带风的人,便成了江南区农民工的“保护神”。
农民工黄林犹记得,2008年冬天在江南区一个招待所里的一幕——17名农民工兄弟齐刷刷地跪下,这些不善言辞的汉子,平时流血流汗不流泪的汉子,郑重一跪,千言万语。那一年,江南区某工业园里的200多名农民工,拿不到上百万元的血汗钱,他们有家不敢回,只能蜷缩在临时搭建的工棚里,又冻又饿又急。在最绝望的时刻,陈姐来了。她把农民工安顿在招待所住下,安排好热水和饭菜,转身就去找工程老板。几经较量,该老板终于认输了。领钱的那天,农民工每人拿出200元要感谢陈姐,被她挡了回去,于是有了跪谢的一幕。
陈姐的同事小王犹记得,一次,和陈姐到一家个体棉胎厂巡查,发现该厂违规使用童工。女老板周某突然上前,往陈姐裤兜里塞钱,求陈姐放她一马。陈姐厉声喝道:“你这是干什么?这个钱我不拿,赶紧收回去。”把钱推了回去。但周某把陈姐连人带钱塞进车里,扭头就走。无奈之下,陈姐叫小王当场清点,共2000元。随后,陈姐前往江南区纪委监察局办公室,将钱全额上交。对周某的处罚书仍依法下达。
施工单位的负责人“三姐”犹记得,陈姐有一次在讨薪调解现场,从9时一直协调到16时,直至农民工拿到工钱。其间陈姐脸色苍白,冷汗直冒,险些倒下。事后才知道,三天前陈姐刚动完急性阑尾炎手术,每天要吊7瓶药水,这天才吊完第三瓶,就接到求助电话,她向医生恳求请假离开10分钟,然而整整7个小时后,她才回到病房。
春节前是讨薪高峰,陈姐常泡在工地,农民工锅里剩什么就吃什么。她的时间表常常是:下午三四点吃午饭,半夜12点吃晚饭,凌晨三四点回到家。
“农民工拿到工钱的时候,就是我最开心的时候,那感觉我无法用语言形容。这意味着,农民工的孩子有了学费,老人有了医药费,建新房有了保障,日子就有了希望。”她说。
多年来,陈姐被评为“南宁市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系统先进工作者”“全国先进工作者”,荣登“中国好人榜”敬业奉献好人等。
2017年,陈姐光荣退休了,但她仍不时接到维权电话,农民工焦急的声音,促使她继续为农民工奔走、协调。“国家实施‘治欠保支\’三年行动计划,实现2020年农民工工资基本无拖欠目标,这对劳动监察事业提出更大挑战。”陈姐说,希望劳动监察在为劳动者维权,维护企业和劳动者双方合法权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促进和谐社会环境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胡光磊通讯员蓝必祠)6月23日,广西—东盟经开区的南宁教育园区西片区综合配套项目——绿地东盟国际城的全球展示...
南宁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南宁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