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警方展示缴获的毒品
■当代生活报记者卢荻通讯员苏伊玲/文记者徐天保/图
本报讯6月22日下午,南宁警方举办“6.26”国际禁毒日相关宣传活动,邀请社区群众代表分别走进南宁警察博物馆和南宁市公共安全教育馆,让大家详细了解南宁禁毒历史,亲身体验和感受毒品所带来的种种危害。
在南宁警察历史陈列馆,记者看到,该陈列馆不但记录了南宁从清末至今的禁毒历史进程,还陈列着清代吸毒工具、民国禁毒宣传物以及各种历史照片等禁毒文物。
活动中,南宁警方展示的图文并茂的涉毒案例令人震撼。1997年9月,南宁警方成功破获全国第一起境内制造摇头丸案件。南宁市公安局缉毒支队查获南宁某药厂帮助境外加工摇头丸的线索,在对该药厂进行侦查时,成功提取药剂残留物,经检验确定为摇头丸成分。该厂从副厂长到车间主任、压片工人,明知是毒品却为利益所驱使,冒险加工。
参观完南宁警察博物馆后,在民警带领下,大家又来到南宁市公共安全教育馆,近距离地了解毒品给人们生活带来的种种危害。
据介绍,毒品会严重损害人的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内分泌系统和生殖系统,同时导致人体免疫力低下,容易感染各类恶性疾病,危及生命。据统计,吸毒者中超过两成以上会感染艾滋病,吸毒人群的平均寿命较正常人群短10至15年,死亡率是正常人的40倍。
展区分别展出了传统毒品和新型毒品。传统毒品主要为鸦片类、大麻类等;而新型毒品又叫“人工化学合成毒品”、“实验室毒品”,有干花、浴盐等。据民警介绍,近年来,各种新型毒品被改头换面,以新颖包装、新奇名字出现,在夜场、KTV、酒吧等场所出售。青少年一定要加强防范,不要因好奇误食误用。
在展区中,一具吸毒者全身血液循环模型引起大家的关注。通过该模型可以看到,采取鼻吸、口服或是静脉注射等不同方式吸毒,毒品最终都会进入血液,流经全身,侵蚀身体的各个器官,非常逼真。
“毒品害人不浅!”前来参观的市民李先生告诉记者,这次活动让他深刻体会到毒品的危害,希望大家行动起来,远离毒品,抵制毒品,营造全民参与禁毒的氛围。
新闻推荐
城管扣押占道摆摊的夜宵摊点工具本报通讯员王春生摄本报讯(记者黎兆齐通讯员王春生)中考期间,为了给考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复习...
南宁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南宁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