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结束前,在考点外等候的家长。 南国早报记者 徐冰摄
聚焦2018年高考之家长
特写
南国早报记者李俭芹
今年,首批“00后”迎来高考。这是他们的考试,也是父母的“考试”。记者在南宁十四中(高中部)考点看到,很多送考的父母在考点门前欲言又止,他们尽力掩饰着自己的紧张。在孩子背后,家长们各尽其能,为孩子的未来祈祷、助力。多位家长在孩子进入考场后,回忆起了他们当年的高考经历。
悄悄“盯”了儿子半小时
7日上午7时许,记者赶到了十四中考点。7时30分左右,陆续有考生到达考场。梁妈妈是最早送孩子来考点的家长之一,她自己没有读过大学,但儿子很优秀,因为学习成绩好,在南宁二中读高中。到了考点,梁妈妈不知道跟孩子说什么,没有拥抱,儿子接过考试用具淡定地进了考场。梁妈妈一双粗糙的手扶在校外的围栏上,透过叶子间的空隙,观察儿子的情况。由于时间尚早,儿子在考场找了一个地方坐下来休息,梁妈妈占着那个可以窥见儿子的缝隙长达半小时不挪不移,后来因为儿子遇到同学换了位置,她才松开了抓着铁栏杆的手。
韦妈妈送女儿来到考场,在女儿进考场前,她们来了一个拥抱。在女儿转身的那一瞬间,韦妈妈欲言又止,她急忙抽出两张纸巾在手里搓揉,她怕女儿一回头看到自己的紧张,影响孩子的心情,直到女儿淹没在人群中了,她才低下头,下意识地展开纸巾,在脸上抹了一把。正好,另外一名认识的家长也来送考,才化解了她的紧张情绪,两人相互安慰道“顺利,顺利”。
记者在现场看到,不少考生反倒很淡定,来自二中的几名同学相遇时,依然谈笑风生。有部分艺术类的考生,还画了精致的妆容,美美地出现在考场外。
怕影响孩子不敢唠叨
冯先生是一名企业管理人员,平时衣着严肃,为了女儿高考的好兆头,他穿了一件压在箱低近20年的大花衬衫。同样,现场的送考妈妈们也用不同的方式“讨彩头”,有些穿着旗袍希望孩子“旗开得胜”,有些身着红衣希望孩子“鸿运当头”……甚至连校门口的行道树上掉下小果实砸在头上,家长们也要双手合十,连连说“硕果累累,硕果累累”。
除了心理上的暗示,不少家长备考过程中,细致地照顾着孩子的生活、心情及每一个细节。谢女士的女儿今年高考,她知道孩子平时挑食,便都做孩子喜欢吃的。孩子只爱吃三种水果,在备考期间,她就三种水果搭配着来;孩子饭量小,她和孩子爸爸就变着法子给孩子加餐。“孩子早上只吃了半个包子,其他的牛奶、鸡蛋都没动,我暗自生气。”谢女士称,如果是平时,她免不了要唠叨几句,但怕影响孩子考试心情,她话到嘴边,被孩子爸爸一个眼神提示,又咽了回去。
送考父母“忆当年”
看着送考人流汹涌,不少家长想起了当年自己参加高考时的情景。冯先生说,他高考那年,因为自己成绩普通,没有寄予太大的希望,而且高考也没有像现在这样隆重,因此,压力也比较小。但现在时代不同了,她女儿学习成绩比较优秀,但同学之间竞争激烈,女儿压力也大。虽然在多种模拟考的演练中,女儿表现很平静,但他还是很心疼女儿。
在天桃实验学校考点,孩子们已经开考了,有家长还不愿离去。考生妈妈黄女士说,回想起当年她参加高考时,平淡得就像一个普通的考试,父母都忙着做生意,都把她要高考这件事遗忘了。在学校的统一带领下,她就直接进了考场,直到考完回到家,父母才意识到高考已经结束了。完全不像现在,家长和社会给予高考如此大的关注度。
新闻推荐
品味中国装饰文化,体验先进工艺标准,现场设14万元免单大奖寻找幸运得主 这个周末,星艺装饰邀你来赴装修文化节盛宴
南宁讯6月8~10日,2018中国·星艺广西第十四届装饰文化节将在南宁会展中心A区办证大厅(地铁B口)隆重举行。百万豪礼、千人抢...
南宁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南宁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