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工程师教大家种树
本报记者
林灵 摄学生与社区居民齐种树
本报讯(记者 林灵 实习生张成思)一年一度的植树节又到了。明媚的春光下,人们相约邕江边,为绿城、为母亲河再添新绿。
3月11日,“青少年生态环保科普活动建设与示范”课题组组织南宁市中小学生和社区群众走进邕江绿化景观带,举办“青少年生态环保科普活动建设与示范”课题(第三期)科普学堂与植树活动,刚受聘为课题“生态环保小卫士”的志愿者,以及来自大板三社区、金浦社区、铜鼓岭社区的居民300多人参加了活动。
当日上午10时,在青秀区仙葫开发区五合大道邕江绿化景观带上,一场生动有趣的植物及生态环境科普课正在开讲。青秀山风景区高级工程师、植物科普讲师欧振飞用展板给大家介绍了朱槿花、三角梅、木棉、金花茶等各种南宁市常见植物,还向大家介绍了植树造林对净化空气、保持水土、美化环境以及调节气候的作用,并和大家分享了植物背后的故事。“生态环保小卫士”们边听边记,踊跃抢答,气氛十分活跃。
随后,植树活动开始了。南宁市林园局为活动准备了许多树苗,并委托三亚新大兴园林生态公司工程师和工作人员带领大家动手植树。树苗品种很丰富,有乔木的香樟、秋枫,灌木的苏铁、黄金榕、鸡蛋花、朱槿、黄金香柳等。园林工程师先为大家介绍了植树的步骤和注意事项,之后大家三五一组,有的拿起水桶、铁铲,有的去运树苗、肥土。挖坑、移树、填土、施肥、浇水,大家齐心合力,将一棵棵树苗种下。活动现场热火朝天,半天时间,原来光秃的景观带染上了片片新绿。“希望小树和我一起茁壮成长”“种下绿树,美化生活”……孩子们写下一张张心愿卡,将它挂在自己亲手种下的树上。
据悉,本次活动是2017青秀区科技计划项目——“青少年生态环保科普活动建设与示范”课题(第三期)科普学堂与植树活动,由南宁市青秀区科学技术局主办,市少年儿童图书馆、广西南宁恒云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承办,大板三社区、金浦社区、铜鼓岭社区居民委员会协办。本次活动让广大青少年和市民深入了解植物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并以实际行动参与南宁市生态文明的建设。
新闻推荐
计划做得漂亮 为何最后成“半拉子”工程? 一同来给你的新学期计划挑刺,看老师如何支招
■本报记者梁静每到开学,同学们便开始制订学习计划。但是,这些计划都能实施吗?为何有的计划看上去很“美”,执行起来却困难重重?别简单归咎于自己的意志力,大可从计划本身找问题。开学前夕,本报邀请南宁...
南宁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南宁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