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南宁讯(记者/李家健)1月4日,记者从自治区高院举行的新闻发布会获悉,日前我区对国家部委督办的数起环保案件进行集中宣判,34名被告人以污染环境罪被判处刑罚。2017年,我区各级法院审理各类涉环保案件1742件,同比增长13%,涵盖盗伐林木、非法占用农用地、走私废物、污染环境、非法采矿等犯罪,进一步加大了对生态环境的司法保护力度。
最近审理的这几起案件中,被告人分别从广东省东莞、佛山、珠海等地运输废油渣7000多吨和废硫酸1.5万多吨,到广西境内随意堆放、倾倒、掩埋,造成严重环境污染,共造成经济损失达1亿多元。34名被告人被依法判处六年至七个月不等的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据介绍,2018年全区法院将继续加大污染环境犯罪审判力度,对重大案件实行挂牌督办,办案法院院领导担任审判长,与审判业务骨干组成合议庭审理案件。此外,对污染环境犯罪,在审理查明案件事实的基础上,依法从重从快惩处。审判中继续严格贯彻证据裁判原则,正确适用法律,推行证人、鉴定人、有专门知识的人出庭作证。法院还将强化与公安、检察、环保等部门的联动协调机制,通过庭审直播等方式,及时发布典型案例,引导和培养社会公众的环保意识和法律意识。
新闻推荐
20万元假冒发动机配件被查获 这批假货为以假乱真,连包装绳和封口胶都打上伪商标
执法人员将暂扣产品装车后做确认签字本报记者高宇峰摄本报讯(记者高宇峰)假冒玉柴发动机配件几乎以假乱真,不仅在产品上打有玉柴的商标,纸箱外包装、包装绳,甚至是封口胶都打上正品公司名称和商标。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