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杨玲 通讯员 黄舒爽 李婧
今年4月是全国第26个税收宣传月,南宁市地税局以“深化税收改革、助力企业发展”为主题,开展形式多样的税收宣传活动。其中,“绿城税务春风号”地铁专列开设运行、“税宣服务东盟行”深入企业、《税收东游记》卡通连环画口袋书走进千家万户,南宁市地税局通过不折不扣落实税收优惠政策,不断提升纳税人的获得感。
自去年以来,首府地税部门以深入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继续在全面深化改革发展、服务首府建设中挑重担、破难题、创业绩、作贡献,在做强组织税收收入中心工作的基础上,突出做好便民服务和减税让利两篇文章,以新常态下新的使命担当助力经济社会发展。
尽职能 促发展 减税让利更精准
面对“营改增”税制改革后带来的影响,南宁市地税局妥善处理好服务改革和税收减收的关系、组织收入和落实优惠政策的关系、强化征管和服务纳税人的关系,努力实现了组织收入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稳中提质的目标。2016年该局共组织各项收入207.27亿元,其中组织税收收入196.81亿元,占全区地税收入22.77%,占全市财政收入31.8%,剔除“营改增”因素影响,同口径同比增长13.12%。市地税组织收入工作得到了南宁市政府的肯定,自治区地税局还专门发来贺信祝贺。
在完成组织收入工作任务的同时,南宁市地税局更以服务首府经济发展为己任,突出抓好推进供给侧改革和结构性减税政策的贯彻落实,充分发挥税收职能作用,释放更精准的税收政策红利,在减轻企业负担、支持企业转型和保障改善民生上下足功夫,主动作为。2016年,市地税局积极服务税制改革和商事制度改革,全面实现营改增平稳过渡,共涉及纳税户92307户,占全广西总户数的34.6%;2016年资源税改革在南宁市顺利落地,8—12月入库资源税4026.17万元,同比减少687.83万元,降幅达14.59%,资源税清费立税和不增加企业负担的改革目标初显成效;推行“多证合一、证照联办”,去年有36617户新办经济实体在地税部门系统地办理了业务。2016年累计减免地方各税51.54亿元,惠及全市22万余户纳税人;今年一季度减免地方各税17.17亿元,同比增加9.83亿元,增长133.96%。
惠农惠民、激发企业创新潜能和服务区域经济转型升级更主动,更直接,更有效。2016年,南宁市8万余户居民拿到减税“红包”,去年全年南宁市8.14万户购房者享受个人住房交易契税减免优惠,占所有购房者的67%,共减免8.2亿元,套均减免税款近万元; 今年一季度,南宁市共有2.81万户购房者享受到个人住房交易契税减免优惠,占所有购房者的64%,共减免2.72亿元。自去年以来,南宁市高新技术企业享受税收减免4832万元;小微企业享受减免税1.04亿元;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减免税1.38亿元;支持“三农”发展减免税6259万元。
2016年,南宁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及子公司南宁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由于公司搬迁停产1年以上,南宁市地税局根据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困难减免的有关规定,主动上门了解企业经营情况,结合该公司的实际情况,落实了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的困难减免。“2016年8月,我们公司及子公司享受到2015年度城镇土地使用税、自用房产税减免税款847万元,支持困难企业的帮扶举措,为我们企业减压,企业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缓解了资金压力。” 南宁化工集团有限公司财务部梁部长欣喜地说道。
多举措 提质效 便民服务更暖心
通过推出多样化的便民措施,拓展多元化的办税渠道,打造更现代化的运行保障,办税手段更加科学,办税流程更加简化,办税操作更加便捷,全市纳税人办理税收业务更省时、更省心、更省力。在2016年度全国纳税人满意度测评中,南宁市地税局在全国省会城市地税系统中排第十八名,比上一年度提升四名。
目前,南宁市地税局在全市建成17个24小时自助办税服务点,推行办税事项同城通办、全区通办,完善首问责任、限时办理、预约办税、延时服务、“二维码”一次性告知、24小时自助办税、财税库银联网缴税等便民服务方式;实行审批事项一窗受理、内部流转、限时办结、窗口出件;推行办税无纸化、免填单,推进网上办税、自助办税,通过官网、微信等移动办税平台为纳税人实时提供办税服务厅等候人数、已办理人数等排队信息,提供网上、掌上等多渠道预约服务,让纳税人多走“网路”、少走“马路”;推出广西地税12366智能客服“税智星”纳税助手,方便纳税人24小时在线咨询关于广西区内房产出租、房产交易等税收问题。今年一季度,全市办税服务厅共接待纳税人12万余人次,平均等候时长降至15分钟,网上、自助机申报成功15万户次。
此外,通过税收共治展现服务新态。与国税部门联合为49户“走出去”企业提供服务管理措施,建成国税地税联合办税服务厅2个,新增31个能办国税业务的窗口;联合开展138次税收宣传,培训纳税人30862人次;联合开展纳税信用等级评价工作,与金融机构开展“税贷通”及“银税互动”活动,向社会公布了A级纳税人名单。
敢作为 勇创新 税收管理更智慧
2016年,南宁市地税局开发的“互联网+自助办税”系统获得国家计算机软件著作权专利,从全国321个项目中脱颖而出,荣获国家税务总局“互联网+税务”应用软件类优秀项目, 成为广西税务系统唯一获奖的项目,作为“互联网+税务”可复制、可推广的第一类成果被税务总局直接吸收借鉴,并将纳入纳税服务规范。
荣誉的背后,是新常态下地税部门改革创新的持续增强、发展动力的根本转变。一直以来,市地税局以增强纳税人获得感为出发点,以科技创新打造“互联网+税务”服务,不断加速税收现代化进程,以改革创新新突破积聚发展新动能。首府地税现代化管理手段更加多元,信息化保障作用更加有效,科技创新推动发展引擎作用更加凸显。
“1台自助机的业务办理能力相当于4个业务窗口,可将纳税人办理增量房契税业务时间缩短至2分钟左右,办税效率提升了4倍。”去年,南宁市地税局开发全国首创的“互联网+自助办税”系统,有效解决了10万户纳税人办理房产交易契税业务排长队、多头跑等难题。在推进移动办税试点工作中,积极探索自然人纳税申报的移动手机办税,并开发“南宁地税”移动办公系统,推广电子政务系统和会议视频系统,促进政务管理高效便捷。
同时,对新媒体、新载体的创新利用,使地税部门与纳税人的对话更顺畅,互动更良好,联接更紧密。去年以来,南宁市地税局不断丰富税收宣传内容,不断创新宣传形式,不断拓展宣传维度,实现了线上线下、网上网下,厅内厅外全覆盖。借助微信公众号及朋友圈开展“晒税收承诺”活动;依托人民网平台,采用网络同步直播“地税开放日”活动,网络直播关注人数超过75万人次;与广西电台930私家车广播合作,制作广播剧、税收卡通连环漫画、动漫短片;打造 “南宁地税”微信公众号平台……在今年的税收宣传月活动中,首次利用地铁这一新交通工具,向广大纳税人宣传税收政策,取得了强烈反响,首府地税形象得到良好展示。
(图片由南宁市地税局提供)
新闻推荐
昨日中午12时许,南宁市园艺路上,一辆吊车在吊三棵手臂粗树苗时,由于吊臂伸长后重心不稳,突然倾倒。所幸没有造成人员伤亡。只见侧翻吊车吊臂有20米左右横在马路上,挡住了大半幅路面,只剩一个车道,过往车...
南宁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南宁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