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1个孩子来自大山深处,姓氏不同,但他们却有一个共同的“爸爸”——田本乾。
9月2日,中央文明办8月“中国好人榜”发布,北海人田本乾当选“助人为乐”好人。“这个称号他当之无愧。”熟悉他的人都为身边有这样的好人而骄傲,更为他的爱心感动。
近日,记者采访了这位“田爸爸”,听他讲述26年来助学路上的故事,这是一条通往幸福的道路。
“一定要把孩子带出大山”
1993年,年仅24岁的田本乾跟随市领导到河池马山县扶贫。看着山区孩子每天必须翻过几座大山去学校,看着孩子“以地为纸,以石头为笔”,田本乾的心被刺痛了,萌生了“要想办法把这些孩子带出大山”的念头。当时,田本乾在棉纺厂工作,工资只有130多元。他不得不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先资助了都安弄它屯的两名孩子。每月,除了留给自己40元的生活费,其余的钱都花在了被资助的孩子身上。
“母亲问我,怎么每个月都没钱剩。”当时家庭生活条件不好,为了不增加家人的烦恼,田本乾走上了暗自助学之路。为了帮助更多的孩子,他毅然辞掉棉纺厂的工作,到广州打工,虽然干的是苦活累活,但工资却比以前翻了几番。到1998年,他资助的孩子已由最初的2个增加到60个。“我好担心,怕钱不够用,我自己不吃不穿没关系,但我不能让那些小孩没书读。”田本乾努力尝试各种挣钱方法,为了能挣更多的钱,他再次回到北海,做起了不锈钢加工生意,慢慢搞起了养殖,还开起了餐馆。
这些年,北海、广州,几经辗转,田本乾不知换了多少工作,唯一不变的就是“把孩子带出大山”的心愿。为了这个心愿,26年来,他用来资助山区小孩的费用达670万元。
每年,工作再忙,他都长途跋涉到山里看孩子。每去一次,他的内心就多一份感动和不舍,孩子们盼着他来,走的时候,更是难舍难分,甚至抱着他哭,希望“田爸爸”能带他们一起走。
“把孩子们接到自己身边”
26年来,田本乾的足迹遍布广西区内,远及辽宁沈阳、云南文山、四川宜宾、贵州兴义、广东清远等贫困山区。“通常情况下,一个孩子一天就能走访完,可是南丹的一个小男孩特别磨人,每次到他家,都不能当天结束。”也是因为这个小男孩,让田本乾下定决心,把孩子带回北海,留在自己的身边。
“小男孩的母亲有精神疾病,父亲因为工作伤残,离开了他们。”田本乾回忆道,“小男孩很懂事,经常给我写信,但又不知道怎么写,每次信很短,不超过20字,字却很大,总是占满一页纸,写完就让村里的妇女主任寄给我,信上总写着,爸爸,我想你了。”2005年,田本乾又去走访,小男孩抱住他,哭着说:“没有爸爸了,以后我怎么办。”田本乾实在不忍,就问小男孩,如果你不嫌弃,以后田爸爸来照顾你。于是,这个小男孩就成了田本乾接到北海的第一个孩子。
从那之后,田本乾陆陆续续把更多的孩子接到北海来。(下转第四版)
新闻推荐
南国早报南宁讯(记者赵劲松通讯员王燕何正君)8月14日,记者从南宁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获悉,近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告确定,“马山黑...
马山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马山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