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骆万丽通讯员陈飞燕
晚上8时,马山县白山镇民族村龙河屯。夜色浓黑,乡村静谧,村委大楼却灯火通明。原本计划坐100人的会议室挤得满满当当,位置不够,村民就站在会议室门口,或干脆在门外席地而坐。
“屋顶能不能用琉璃瓦,用铁皮和塑料都不好看,也容易被风吹翻。”村民蓝海龙问。话音刚落,另一个村民问:“把老屋拆掉是干嘛呢?”
面对村民的疑问,南宁市城乡规划院的规划师蒙大军一边听,一边不时做笔记,然后耐心解释,“屋顶装饰使用什么材质,这个可以过后再商量决定。我们建议把一些没有人居住的老屋和破旧的圈舍拆掉,空出来的土地,可以建设微菜园或者种果树,就地取材,砌一点小围墙。”
这是龙河屯乡村规划成果征求意见会的现场。今年7月底,广西启动乡村规划设计下乡活动,民族村龙河屯成为试点村屯之一,南宁市城乡规划院是对口服务龙河屯的规划机构。入户访谈、发放问卷、实地测量,经过一个多月的入村调研,9月底,龙河屯乡村规划初稿出炉。此前一天,村里召开村民代表征求意见会,请来规划师向村民代表介绍规划。第二天晚上,村民大会召开,龙河村100多户人家,每户都派了代表参加。
蓝海龙对村庄的规划设计十分热心积极,之前规划师下乡调研,只要有时间,他都前往陪同引荐,将村里更多情况告知规划师,并提出很多自己的想法。“以前村庄怎样发展,都由政府主导,村民都不太懂。现在不一样了,我们都能参与其中,比如说这条路,就是规划师下乡调研时我提出来这样设计的,他们也采纳了。我感觉很开心,村庄规划我们农民也说得上话。”
“以前做乡村规划,更多沿用城市规划的套路。这次真的沉下心来调研,发现乡村有乡村的特点,和城市大不一样。”从业十余年的规划师蒙大军说,此前也为多个乡村做过规划,但扎进农村、潜心研究、采集民意,这还是第一次。
沿用城市理念规划乡村,农民参与程度低,这在以往的规划设计模式中并不少见,存在设计成果不接地气、规划难以落地、农房建设缺乏特色等问题突出。
今年7月,《广西规划设计下乡服务活动方案》印发,由区内12家乙级以上设计单位、大专院校组建而成的16支规划设计下乡服务小分队正式成立,分赴全区选定的17个县(区)、21个乡镇、51个村屯,精心编制建房图集、协助构建长效机制、深入实施指导完成县域乡村建设规划、为农民举办培训班、培训农村工匠。
“规划设计下乡服务活动是广西乡村风貌提升三年行动的重要内容。”自治区住建厅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9月底,规划设计下乡服务小分队下乡期间,共指导完成村庄规划45个,设计农房改造建设图集176套,发放调查问卷2703份,培训农民265人,培训农村工匠282人。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孟振兴通讯员黎璐12月14日上午,马山县百龙滩镇勉圩小学内,村民王政勤正在手把手地教孩子们如何记住壮族会鼓的鼓点...
马山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马山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