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故发生后,消防官兵赶到现场救援。 消防供图
因灾害发生的山体仍存在危岩,目前事发路段已封闭。南国早报记者 唐辉吉摄
山上滚落下来的岩石最大约1.8立方米。 某先生摄
山体崩塌点(画圈处)距下方道路的垂直高度约90米。 某先生摄
11月26日晚,伤者韦女士在当地医院接受治疗。 南国早报记者 唐辉吉摄
南国早报记者赵敏罗暘
11月26日上午,马山县周鹿镇爱旗村龙那屯的屯路上发生一起山体崩塌地质灾害,巨大的山石从百米高山上滚落,砸中一辆行驶中的三轮车及多名行人,造成6人不幸身亡,9人受伤。事发后,当地展开救援和处置。据地质专家现场调查,崩塌的原因主要是岩石风化和前期降雨
1
伤者
三轮车上坡时
石块纷纷滚落
11月26日晚9时左右,南国早报记者在周鹿镇中心卫生院见到其中一名伤者韦女士,她因头部受伤正住院治疗。韦女士是爱旗村龙那屯人,26日是周鹿镇圩日,当天上午9时她和村民结伴去镇上赶圩。因只有一辆三轮车,大家就让老人和小孩乘坐,她和女儿等四人提前赶路,打算走到爱旗村小学再搭车去镇上。
韦女士说,当他们快走到爱旗村附近一上坡路段时,三轮车赶上了他们。此时,她丈夫骑摩托车跟在后面,眼见山上有石头滚下来,便大声提醒三轮车司机,但是三轮车正在加油往上坡冲,司机和乘客都没有听见。随后,有很多大石头哗啦啦地滚落下来,她和女儿被砸昏迷,丈夫迅速丢下摩托车跑到现场救人,并拨打110和120。
韦女士介绍,她被丈夫喊醒后,看到她丈夫的姐姐及村里一位老人躺在她身边一动不动,另外有几人被困在三轮车上。后来,消防官兵和救护人员赶到现场救援。
当晚9时30分,记者驱车赶往爱旗村龙那屯,看见爱旗村前往龙那屯的道路已被封闭,路口竖立着一个禁行牌,上写“危险,前方有落石,行人车辆请绕行”等字样。
2
救援
消防官兵破拆
救出一名伤者
记者从消防部门了解到,当天上午9时15分,南宁市消防支队指挥中心接到报警后,立即调派马山中队一个抢险编队,包括一辆抢险救援车、一辆城市主战车和14名官兵,赶赴现场处置。
马山中队到达现场后发现,三轮车中有五人被困,消防员立即实施破拆,于中午12时15分救出一名伤者,另外四人经120确认已不幸身亡。
马山县委宣传部有关人员告诉记者,此次事故共造成六人身亡、九人受伤。其中,现场有五人身亡,一名危重伤者在转往广西民族医院途中身亡。伤者中,两名多处骨折的伤者已转往马山县中医院救治,六名轻伤人员在周鹿镇中心卫生院治疗,另有一名轻伤者在周鹿镇派出所。经调查,三轮车上载有五人,加上司机共六人,另外九人都是行人。
当晚11时,记者获悉,所有伤者中,除两人伤势较轻留在当地外,其余都已送往南宁救治。
3
部门
全力救助伤者积极善后处置
据介绍,事故发生后,自治区和南宁市领导均作出重要批示,马山县迅速成立事故处置工作组、综合协调组、交通保障组、医疗保障组等四个工作组,全力做好伤员救治和善后处置工作。
事发后,当地协调组织市、县、镇三级卫生医疗部门组建救援团队,出动三辆120急救车前往事故现场参与转运伤员。同时,启动紧急救援机制,开通绿色通道,全力救治受伤群众。周鹿镇还组织工作队,分组进村入户做好死者家属思想安抚和善后处置工作。目前,死者遗体已全部运回家中,将择日安葬。
另外,马山县国土局等部门已启动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对事发路段进行封闭,并对全县范围内有地质隐患的地点进行排查,做好安全教育宣传和灾情预警预报,防止类似事故发生。
4
调查
岩石风化和降雨
是崩塌主因
当天,国土资源部官方微博称,接到报告后,国土资源部高度重视,立即启动地质灾害三级应急响应,派出地质环境司负责人带队的工作组赶赴现场,指导地方做好应急处置、二次灾害防范等工作。
记者从自治区国土资源厅获悉,该厅接报后,立即派出地质专家赶赴现场开展应急调查。经初步调查,灾害发生地区属于石灰岩山区峰丛洼地地貌,山体陡峭。崩塌灾害点所处的山体高约167米,崩塌点距离屯路垂直高度约90米。崩塌体体积约10立方米,崩落过程中形成10多块岩石,最大一块约1.8立方米。专家分析认为,灾害发生的原因是,石山危岩体受岩石风化和前期降雨影响,失去稳定状态脱离母岩而崩落,属自然因素引发的地质灾害,灾情级别属中型。
地质专家现场调查发现,灾害发生的山体上仍存在危岩,但不存在大规模岩石崩塌的风险。目前,自治区国土资源厅专家已指导当地政府开展危岩排查,划定危险区,设立警示标志和警戒线,禁止无关人员进入危险区内。
新闻推荐
2017中国—东盟山地马拉松赛(马山站)开跑 逾千名中外选手竞逐“最美赛道”
▲2017中国—东盟山地马拉松赛(马山站)开跑。本报记者程勇可摄特色美食街人潮涌动。本报记者宋延康摄埃塞俄比亚选手获得此次比赛的第一名。本报记者宋延康摄马拉松冲刺点马山会鼓引人注目。本报记...
马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马山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