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新闻 武鸣新闻 隆安新闻 马山新闻 上林新闻 宾阳新闻 横县新闻
地方网 > 广西 > 南宁市 > 马山新闻 > 正文

兴桑养蚕促增收 村民同走致富路 5年来,蓝莉芬将小作坊做成了大公司,其他养蚕户也尝到了甜头

来源:南宁晚报 2017-09-22 06:25   https://www.yybnet.net/

正在工作的蓝莉芬

■本报记者 韦东 文/图

9月,正是蚕茧丰收的日子,在马山县金钗镇东龙蚕业有限责任公司,大量的外地客商正在将已经处理好的蚕茧打包、装车。蓝莉芬在办公室里算账、收款,忙得不可开交。2013年成立公司后,蓝莉芬一步步将传统的种桑养蚕事业做大,从以前一个培育小蚕的手工作坊到成立桑蚕专业合作社,再到现在拥有包括拉缫车间和返丝车间在内的面积4000多平方米、一年产值超过2000多万元的加工工厂。“在过去的5年中,公司和县里的养蚕户一起成长,实现共同致富,以后的日子会越来越好。”蓝莉芬信心满满地说。

新技术做大产业村民走上共同致富路

上世纪90年代,金钗镇东屏村养蚕成活率低,培育的蚕收获率很低,很多养蚕户产生了砍掉自家的桑树改种玉米的想法。在镇上做代课老师的蓝莉芬认为,本地的养蚕户只是由于蚕种的选择及其技术原因,才导致收获率很低的情况,她萌发了到外地学习新技术,做大种桑养蚕这个传统产业的想法。

蓝莉芬奔走于广西养蚕技术较为先进的宜州、宾阳等地,考察和学习新技术。2003年,蓝莉芬在金钗镇首创了金宜小蚕共育点,成为马山县第一家小蚕共育点,指导蚕农种桑养蚕。

刚开始,大伙对蓝莉芬提供的新技术持怀疑态度。蓝莉芬以实际行动来回应,她首先用新技术精心培育蚕种,当她家大量的蚕种成长到三龄,一张蚕种的收益从过去的10~30公斤增加到50公斤,有时甚至更多,直接收入比以前增加了1.5倍时,其他养蚕户沸腾了,大伙纷纷上门来讨教。

有了好的开头,蓝莉芬先后不断引进先进的桑苗、蚕种,并进行试种试养,在她的带动和影响下,全镇种桑养蚕面积也从最初的不足5000亩发展到现在的15000亩,农民人均增收4000元。

改变农业产业结构 形成特色经济产业

种桑养蚕效益的提高吸引众多农民调整产业结构,金钗镇的种桑养蚕业由此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逐渐成为全镇农业支柱产业之一。

2009年3月,蓝莉芬在金钗镇成立金宜种桑养蚕合作社,采取了“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将培育到三龄的蚕种提供给加入的社员,等社员培育到五龄蚕时,再以每斤13元的保底价格收购社员生产的合格蚕茧,解决社员的后顾之忧。不仅如此,她还引进了优良的桑苗80多万枝提供给社员,减轻他们的种植成本,引来越来越多的养蚕户加入合作社。

2013年,蓝莉芬筹资1800多万元成立东龙蚕业有限责任公司,拥有包括6条生产线的拉缫车间和返丝车间、一年产值超过2000多万元的加工工厂,为农户提供培育小蚕+回收蚕茧+蚕丝加工+统一销售的“一条龙”服务。在此基础上,蓝莉芬还成立了广西第一家用锅炉来加工蚕茧的实验间,改变了以前用木材来熏烤蚕茧的传统加工方法,每吨蚕茧的解舒度增加了5%,每吨蚕茧的收入提高了6000元。

目前,在“东龙模式”的带动辐射下,马山县桑、蚕、茧、丝生产已初具规模。马山县及周边市、县、乡镇8900多户农户发展桑蚕生产,农民户均增收5000元以上,增加农民就业人数6000人以上。目前仅龙塘村就有90户贫困户共350人通过种桑养蚕实现脱贫。金钗镇及周边共种植桑树3.8万多亩(其中金钗镇1.5万多亩),全镇养蚕20多万张,生产鲜茧500万担,生产蚕丝100多吨,种桑养蚕已形成马山县特色农业经济产业。

搭建种桑养蚕平台 不少贫困户从中受益

由于生产的蚕茧质量好,外地客商纷纷到蓝莉芬的公司来进货,再将这些优质蚕茧加工成丝绸、蚕丝被等产品,远销至印度、安哥拉等国家和地区。

来自宜州的客商谭先生正在车间里将蚕茧计件、打包、装车。他告诉记者,他每年都要到东龙蚕业有限公司来进货十六七次,年进货价值达300多万元。他说,以前马山县的养蚕户比较分散,货源组织比较困难,现在有东龙公司能够保证充足的货源,他们更有信心将加工的产业做大。

为了接待客户,蓝莉芬和工作人员已经连续加班15天,每天忙到下午2时许,才能吃上午饭。“等忙完这段时间,我准备给员工放个长假,让大家好好休息一下。”蓝莉芬说。

蓝莉芬非常关心贫困户的发展,扶持他们养蚕。村里曾经的贫困户蓝美爱,过去也在家里种桑养蚕,但由于没有技术,养蚕成活率低,培育的小蚕不是病死就是大蚕没收获。即使成功,一张蚕种仅收获10~30公斤蚕茧,根本负担不起正在读大学的女儿的学费和生活费。

在她无计可施的时候,蓝莉芬把培育出来的蚕苗赊给她拿回家养殖,还亲自上门指导传授养蚕技术,等卖了蚕丝再还钱给公司,并让她到公司来工作。现在,蓝美爱不仅每个月有2000多元的固定收入,还种植了3亩桑林,养殖了一张蚕种,养蚕收入增至每年30000多元。蓝美爱家不仅盖了新房,还成功在2016年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现在手里有钱了,生活也比5年前好多了。”蓝美爱高兴地说。

最近,蓝莉芬准备在公司现有的基础上,再增加两组生产线,把种桑养蚕这个产业扩大,争取消化掉金钗镇所有养蚕户生产的合格蚕茧,让更多的人共同致富。

主人公:蓝莉芬

年龄:40岁

职业:东龙蚕业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

家庭成员:女儿13岁,刚刚读初一

过去5年变化

从成立桑蚕专业合作社到建立东龙蚕业有限责任公司,创造“合作社+公司”的东龙模式,保底收购桑农生产的合格蚕茧,解决桑农后顾之忧,带领金钗镇及周边群众,特别是贫困户一起致富。

未来5年希望

公司准备扩大,多增加两组生产线,争取把种桑养蚕这个产业扩大,消化金钗镇所有养蚕户生产的合格蚕茧,让大家共同致富。

新闻推荐

做“四有”好老师引领学生成长成才

本报马山讯(记者/魏恒)在第33个教师节即将来临之际,9月9日,自治区党委书记彭清华深入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南宁市马山县,看望慰问乡村教师,代表自治区党委、政府向全区广大教师致以节日祝贺和诚挚问...

马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马山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兴桑养蚕促增收 村民同走致富路 5年来,蓝莉芬将小作坊做成了大公司,其他养蚕户也尝到了甜头)
频道推荐
  • 硬地上铺砂子种草植树业主质疑小区绿化造假 事发柳州市颐和家园小区,林业园林部门称不符合绿化规范已叫停施工
  • 钦州港海关与钦州港同频共振10年 建设国际一流港口 打造对外开放高地
  • 万亩茶山变“金山”
  • 产业旺 乡村兴
  • 容县群众体育 风景这边独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