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来,几乎每隔一段时间就有几辆专车穿梭在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和马山县人民医院之间,专车上载着市一医院或者马山县人民医院的“转场”医生、专家。通过两院在医疗技术、人才培养、医院管理、学科建设、课题研究等方面不断地加强合作,让先进的医学技术、理念等医疗资源在基层不断“流动”。
“重症医学科是一个可以有效地降低医院死亡率的关键科室。”市一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刘凤鸣说。市一医院十分重视医联体成员单位危急重病人的救治工作,2015年底,马山县人民医院在市一医院的帮助下建立了重症医学科,使危急重病人在当地能得到及时、有效地救治。
3月13日,马山县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救治了一位重症肺炎患者,该患者的临床表现为反复咳嗽一个月,出现了呼吸衰竭等症状。“患者送到医院之后我们做了胸片检查,正常的胸片肺部显示应该是黑色的,而患者的肺部显示却是白茫茫一片,血氧饱和度也低至60%,这可能导致患者窒息死亡。”马山县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韦珠榜解释道,血氧是指血液中的氧气,人是靠氧气生存的,氧气从肺部吸入后,就经毛细血管进入到血液中,由血液传送给身体各部位器官或细胞使用,如果血氧低则会造成脑细胞等重要器官损伤和病症加剧。
这种情况下,患者的生命体征不稳定,不具备转运条件。所幸的是马山县人民医院设有重症医学科,具有危急重病人救治的技术和条件,患者得到了及时的抢救。而患者术后的两天时间里,经过重症医学科有效的监护和治疗,体内的血氧饱和度在15日已达到正常值95%左右,尽管患者目前还在重症监护室,但是可以说病情已基本得到稳定,治愈的可能性很大。
作为市一医院医联体成员单位,马山县人民医院在抢救危急重病人的前期救治工作给市一医院后期的抢救奠定了很好的基础。2015年9月,马山县周鹿镇一位妇女宫外孕出血,导致严重心肺衰竭,韦珠榜接到周鹿镇卫生院的求助后立即赶过去进行抢救,给患者延续了生命,为刘凤鸣赶到现场救治赢得了充足的时间。用刘凤鸣的话说就是这次抢救是他们两个医师间最经典的一次联手抢救,也体现了医联体系统内两院之间的协同互助。
有了市一医院这个后盾单位的帮扶,马山县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逐步成长起来,在收治危急重病人时有了底气,目前已经能独立地完成危重病人的救治工作,得到了当地群众的信任。 (吴青华)
新闻推荐
主动作为助推经济发展 ——青秀区积极组织开展辖区重点企业调研走访活动
青秀区主要领导带队深入重点企业走访座谈现场。(青秀区委统战部供图)本报讯(记者吴子贤通讯员黄敏莉)为推动青秀区经济建设加快发展,牢固树立企业发展信心,青秀区党委、政府将走访辖区重点企业作为一项...
马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马山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