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下屯的孩子可否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其决定权在家长的手里
日前,有媒体报道称马山县那下小学师资力量不足,隔年才能招生,导致许多适龄儿童无学可上。昨日上午,记者来到马山县白山镇合作社区那下屯采访发现,那下小学是合作小学的一个教学点,该教学点确实存在隔年招生的情况,而那下屯附近还有合作小学和白山镇中心小学,若当年那下小学不招生,当地政府会安排学生到这两所小学就读。
师资力量不足为何不撤并,而家长又为何不愿意让小孩到有更好教育资源的小学就读呢?对此,那下屯的部分群众表示,这两所学校离家路途远不方便接送,且大家对建校60多年的学校有感情,更希望孩子能在家门口上学。为此,当地教育主管部门保留了那下小学这个教学点,并为该校的62名学生配置了6名教师。
隔年招生 实为迫不得已
昨日上午10时许,记者来到马山县委党校附近的那下屯。此时那下小学校门紧闭,正有学前班的小朋友在校园内的操场活动,其余3个教室里有学生正在上课。
合作小学李校长告诉记者,那下小学是该校的一个教学点,有6个教室。目前,一间教室用来做阅览室,一间教室用来做厨房,配置了6名教师,有一、三、五年级各一个班共有62名学生,其中那下屯的学生有30多名,其余的为拉苏巴琴屯等几个屯的学生。“这个教学点我们曾计划合并,多次动员群众到合作小学或者白山镇中心小学上学,但群众都不愿意,我们只能保留这个教学点。”李校长称,这让他很两难,一方面该小学点教室不够设置1—6年级,保留该教学点必然导致复式教学班或者隔年招生的现象出现,不保留的话群众又不愿意。
据了解,目前那下小学确实存在隔年招生的现象,但该校若不招生,当地政府会安排学生到附近的合作小学或白山镇中心小学就读。“我们也有小孩到合作小学或白山镇中心小学就读,没学可上的情况基本上没有。”那下屯一名姓何的家长说,群众当然希望小孩能在家门口上学。
合并教学 村民们不理解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合作小学和白山镇中心小学的教学环境和师资力量均优于合作小学的教学点那下小学,为何群众不选择让下一代享受更好的教育资源呢?
村民蓝先生告诉记者,那下小学始建于1947年,几经修复后,在爱心企业的帮助下,1999年该屯群众每户集资420元,建成了目前一栋3层的教学楼,村民对这所学校感情颇深。“去那边上学(合作小学或者白山镇中心小学)远,小孩自己去又不安全,我们要接送就都不用做工了。”蓝先生说,当地教育主管部门曾多次动员撤掉该教学点,由于村民们坚持才作罢。虽然知道那下小学的教学环境和师资力量不如合作小学或者白山镇中心小学,但他希望教育主管部门“派好的老师来”解决这一问题。
自治区教育厅下发的教学点撤并文件显示,农村小学服务半径为2.5公里,单向步行时间不超过60分钟。据了解,从那下屯步行至合作小学及白山镇中心小学需20分钟左右。随后,记者从那下屯开电动车来到合作小学,车辆仪器显示的路程为2.5公里,行驶的时间约10分钟;而从那下屯开电动车来到白山镇中心小学,车辆仪器显示的路程为1.8公里,行驶的时间为8分钟左右。“一天4趟,每趟10分钟左右,加上等人的时间也就1个小时左右,每天挤出这个时间让小孩享受更好的教育资源都不愿意。”白山镇中心小学陆校长对群众反对撤并那下小学表示不理解,但他称会继续做好、做通群众的思想工作。
增建小学 满足村民需求
记者从马山县教育局了解到,目前该县正在距那下屯700米左右的地方建立马山县第五小学,该小学预计两年内建成,可招1300名学生左右,届时那下屯适龄儿童将可到第五小学上学。那下小学的教学场所将设置成幼儿园,供附近几个自然屯的适龄儿童上学。
据马山县教育局局长黄汉仕称,优质教育资源有限是当前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只有集中教育才能让更多的学生享受有限的优质教育资源,若那下屯的群众不愿意撤并,该教学点将可保留一段时间。当地教育部门将在那下小学设置1—4年级供适龄儿童上学,5、6年级则在合作小学、白山镇中心小学和即将建成的马山县第五小学就读。
新闻推荐
新房漏水地板起沙究竟咋回事? 马山4户村民疑水泥质量有问题与厂家、经销商起纠纷,工商、住建、质监介入调查
水泥铺的地板一砸就碎,用脚一擦就起沙(小图)花了近10万元建起了新房子,马山县周鹿镇里龙村下扁屯的4户居民却发现,新房子水泥板凝结的程度不高,一下雨就会发生渗漏,人走在上面或者暴晒会起尘起沙。“我...
马山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马山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