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新闻 武鸣新闻 隆安新闻 马山新闻 上林新闻 宾阳新闻 横县新闻
地方网 > 广西 > 南宁市 > 马山新闻 > 正文

昔日贫穷大石山区,今日旅游风景区 马上就办 闯开弄拉青山致富路

来源:南宁晚报 2015-04-27 17:09   https://www.yybnet.net/

站在高处远眺弄拉屯,进入眼帘的是远远近近被绿色植物覆盖的山头李荣光在弄拉风景区石漠化展示馆内安装投影仪

■本报记者文艳玉/文潘章勇/图

4月9日上午,雾气氤氲,青山翠绿,游客们站在弄拉山上,连空气呼吸起来都那么清新。如今的弄拉,因竹青林茂、鸟语花香成了远近闻名的天然氧吧,今年春节,20万人次的游客从四面八方拥来。

一个贫穷的大石山区,是如何演变成一个旅游风景区的?祖辈生活在弄拉的村民,又是如何脱贫致富过上好日子的?这一切变化的背后,都是因为一个共产党员在带头,他就是马山县弄拉旅游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党支部书记李荣光。

“一个人不能白活,说干就干,马上就办,要拿出共产党员的贡献。”这就是李荣光,他的“马上就办”精神, 闯出了弄拉的青山致富路。

财富从何而来?穷则思变搞创业

在马山县古零镇,李荣光是一个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物。

这个1957年出生在弄拉一个贫困家庭的人,跟所有弄拉屯的村民一样,从小生活在这个穷乡僻壤里,在穷山恶水的弄拉里成长。那么,李荣光是如何成了身家上千万、远近闻名的大老板?他的财富从何而来?

李荣光说,自己并没有比别人有过人之处,只是他这个人干活不偷懒、比较认真。20岁高中毕业后,他在弄拉屯当了三年的生产队长。1983年,他原本有机会留在政府机关,但最终他选择了自主创业。

祖辈们一直是穷过来的,不能再继续穷下去,穷则思变,不能再靠山吃山了。说干就干,李荣光收废旧、卖冰棍,武鸣、马山到处去收、去买。1984年,在那个大家都不富裕的年代,李荣光靠勤劳积累了7000元。

有了这第一桶金,李荣光开始谋划新的出路。他大胆创新,从银行贷款了4万余元,花2.7万元买了一辆40多个座位的客车开始跑客运。贷款几万元不担心还不起吗?“不怕,我有这个信心还款。”李荣光说,当年就赚了一万元,他马上就给银行还了款。

1985年,李荣光又再次大手笔承包了矿山,当时矿不值钱,但可以赚运费,1992年,李荣光已经采购了14辆车来回跑运输。虽然很忙碌,但李荣光却非常关注国家大事和政府动态,每天都看报纸留意相关信息。

“我从报纸上了解到政府要大力发展种植后,我又开始着手搞种植。”李荣光说,从1988年,他先后种出了苦丁茶、培育出了龙眼种苗等,嫁接成功的龙眼每株价格7元,100万株就赚了700万元。1994年,他培育的三万株扁桃树,以每株55元的价格卖给海南老板,当时他就赚了165万元。

哪里有项目,他就过去看,敢作敢想,收入一年比一年高,多年艰辛打拼,李荣光靠勤劳双手,白手起家积累了上千万的财富,成了马山县数一数二的传奇人物。

山旮旯如何变宝?成立旅游合作社

李荣光是个认定了事情就一定要去做的人。在他的心中,一直有个青山梦,20年前,他就想过,如何想办法把大山里的新鲜空气卖出去。

1978年,当他还是弄拉屯生产队长的时候,他就提出了走老路不行,不能靠山吃山,“我是队长听我的,我们土地太少,不要去造梯田。”李荣光说,他带领村民种竹子、种枇杷、种桃子,结果当年上万斤枇杷挑出去卖,集体收入5000元。

1992年,发家致富的李荣光就在南宁买了房子,大家都以为他去城市享福不会再回来了。但2006年李荣光又回来了。“我一个人富了不算富,要想办法带动村里人一起富起来。”李荣光说,他有钱在北京买两套别墅有什么意思?不如回家乡把村民一起带动起来。

靠山吃山,但不能老是走老路,不走新路子就没有发展。李荣光说,弄拉的自然景观美丽,如果可以开发成旅游景区,他来出资开发,村民拿山林、土地做股份,旅游景区获利后,村民就能祖辈受益。但对于李荣光的计划,家人和村民都有顾虑,不赞同。

“我们家辛辛苦苦打下的身家,这样拿出去帮助别人,合适吗?”妻子明显不同意。“按我们家的收入,去城里买两套别墅,就是出租收租金也够我们家人用了。旅游投资就是个无底洞,干吗这样折腾呢?”二女儿李玲玲也不赞同。

但李荣光却认为,自己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应该起到带头作用,他有信心搞合作经营,让全村人都跟着富起来。村民不同意,他三番五次上门做思想工作。2007年,他自掏腰包免费带本村24个代表去桂林参观学习,让村民意识到了自然生态景区也是可以变成宝。

“你们保护好土地,只能种不能砍,谁也不能来破坏自然景区。”李荣光给村民制定了村民公约,每年大家都要上山去栽种10棵树,严禁放牧和砍伐,砍一棵树要种6棵树。2008年,他每年都拿出10万元分给各农户作为保护生态的经费。

山旮旯要变废为宝,发展旅游是上策。2008年,在李荣光的多方努力和筹备下,弄拉旅游专业合作社成立,全屯26户村民入股,每年收益村民们占60%,他只占40%, 而且收益达不到100万元以上,全部收益归村民所有,自己不分红。7年来,李荣光先后自筹资金3000多万元,打造弄拉旅游景区的基础设施,2010年起,合作社村民开始获得分红,今年村民有40多万元的分红,但李荣光至今一分钱没领。

马山县政协副主席陈海峰说,李荣光真正起到了致富带头人的作用。他的弄拉旅游脱贫致富模式,也给了马山县周边乡镇一个方向,怎么把青山绿水变成一笔财富。

村民如何过好日子?建起楼房集体搬迁

今年82岁的李荣和祖辈12代都居住在山里面,从来没有想过有朝一日还能去山外面居住生活。“荣光扶持家乡,才让我们群众过上了好生活。”李荣和笑着说,以前家人靠种玉米,一年收入不到500元,日子过得捉襟见肘,成年人只能外出打工,更别提在镇上建房。

全屯26户村民120多个村民,让李荣光牵挂在心,为了让弄拉人改变祖祖辈辈艰辛的生活方式,李荣光想到在古零镇购买一块地,让全村人集体搬迁过去,留下青山做旅游景区。

起初,大家都不太相信这个提法能变成现实。但李荣光说做就做,马上就办。2014年初,他便购买了土地办理了相关手续,开始建设村民的新村。很快,首批14户每户一栋四层半的新楼房建了起来,当年农历12月,14户居民欢天喜地地搬入了新房,剩下的12户新房正在建设当中。

“他真的是一心想让我们过上好日子,为我们群众利益着想。”村民黄治菊说,这栋新房宽敞明亮,李荣光建房时都给大家规划好了,一楼规划当停车场,二楼是厨房客厅,三楼、四楼做卧室,比山里的居住条件好了不知多少倍。她家去年分红3万多元,夫妻俩在景区打工6000元,小日子过得越来越好。

而这一切都归功于李荣光,而李荣光呢,这几年为了带领群众脱贫致富,搞旅游合作社,先后投入了上千万,还向银行贷款,自己也是累得够呛。“我父亲是个拼命三郎,搞了这个旅游景区,非常操心乐此不疲,但我们看着他越来越老,头发一个月染一次,真的觉得心疼。”二女儿李玲玲说,父亲要把弄拉打造成一个安静得让别人想把脚步放下来的休闲、养生的度假景区,她们姐妹俩不想父亲太操劳,因此只好全部辞掉了外地的工作,回家乡帮他忙,每个月领2000元的薪水。

七年来,付出了那么多心血,投入了那么多资金,带领村民们打造这个旅游景区值得吗?李荣光却笑着说,个人好处他没有想过,也有人笑话他那么老了还干那么多干吗。“我这样干也是一种享受,一个人不能白活,共产党员就要拿出共产党的贡献。”

新闻推荐

儿童防溺水指南

5月2日下午,马山县的蓝盈、蓝勇姐弟俩在乘船游览红水河途中发现有人溺水,便毫不犹豫地跳入河中救起了3名溺水少女,避免了一场惨剧的发生;5月11日下午,横县六景镇八联村发生一起儿童玩水不幸溺亡的悲剧...

马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马山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昔日贫穷大石山区,今日旅游风景区 马上就办 闯开弄拉青山致富路)
频道推荐
  • 硬地上铺砂子种草植树业主质疑小区绿化造假 事发柳州市颐和家园小区,林业园林部门称不符合绿化规范已叫停施工
  • 钦州港海关与钦州港同频共振10年 建设国际一流港口 打造对外开放高地
  • 万亩茶山变“金山”
  • 产业旺 乡村兴
  • 容县群众体育 风景这边独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