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朱新韬通讯员韦卓华黄国煕李诗象
2011年以来,马山县检察院受理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14至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48人,其中留守未成年人31人,而且留守未成年人犯罪呈上升趋势。在此情况下,马山县检察院以驻村指导员、驻乡镇检察室为基点,加强对留守未成年人的关爱和帮扶,切实保障他们的身心健康和合法权益。
●鼓励家长平时多关心孩子
每年春节和中秋佳节,有不少外出务工人员会返乡过节。该院抓住机会,通过与回乡过节家长接触、交流、谈心、发放宣传手册等,鼓励他们对孩子多关心教育,定期回家看望孩子,减少孩子的孤独感和无助,多与孩子交流与沟通。
该院派驻乡镇检察室结合“举报宣传周”“检察长下访巡访”“送法下乡”等活动,深入村屯,鼓励父母均在外打工的可由一人定期回家看望留守未成年人,平时可利用书信、电话等形式多与留守少年沟通交流。父母不仅在孩子吃饱、穿暖方面关心、体贴,更要倾注于其身心健康方面的教育,注重情感方面的交流与沟通。家长还要与孩子的临时监护人保持联系沟通,了解孩子的学习、生活成长等情况,及时对其进行疏通教育。
●对未成年人强化法制教育
该院还强化对未成年人的法制教育,深入到全县乡镇甚至到村一级中小学开展法制教育课。今年以来,共进行法制教育课15次,受教育学生达1万多人次。
在课程中教育学生什么事可为,什么事不可为,要善待自己、善待他人、善待社会和学会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讲明违法犯罪的危害性。同时,协助学校定期对青少年学生进行法制教育,组织学生参与检察院的法制宣传活动。并叮嘱学校老师要更加关心农村留守未成年人这个特殊群体的成长变化,及时将异情反馈给检察院,共同引导和帮助青少年学生树立健康积极的人生观,去面对社会,健康成长。
●联系帮扶留守青少年学生
该院通过派驻农村指导员的方式,由农村指导员对挂点村外出务工人员子女现状进行登记造册,并经常到留守未成年人家中看望他们,给予他们关爱,同时组织该院全体干警选择一至两名留守未成年进行帮扶,对农村留守少年进行全方位的关怀与帮助。
该院要求每位干警与自己的帮扶对象所在学校随时保持联系,关注留守未成年人生活、心理方面的变化,及时发现问题,帮助解决问题,把农村留守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消灭在萌芽状态。
●净化青少年学生成长环境
该院通过与县公安局、法院召开联席会议达成共识,在办案过程中,对这些失足青少年适用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挽救与惩罚相结合,触动其道德良知,促使其认罪悔过。
该院适时督促公安、文化、工商等部门发挥职能作用,采取联合执法行动,加大对文化娱乐场所的监管力度,坚决取缔“黑网吧”、校门口处“老虎机”,净化社会环境,取得了良好成效。
新闻推荐
2011年,广西壮族自治区首部市级少数民族事业发展规划——《南宁市少数民族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出台,南宁市委、市政府将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提升至“十二五”时期的重要工作,紧紧围绕各...
马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马山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