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巫岭舞)马山县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各项文化惠民政策,加强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积极开展文化下乡活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氛围深厚。
抓好传承示范基地建设。先后抓好古零镇安善村的三声部民歌、古寨乡古寨村的打榔、加方乡加方村的扁担舞、百龙滩镇勉圩村的会鼓、白山镇大同村的会鼓等传承示范基地项目建设,落实项目传承人,对传承人进行培训,为基地添置排练器材等。
开展“文化三宝三进”活动。即扎实推进“马山文化三宝”进学校、进社区、进乡村活动。组织文化馆辅导员进学校、社区、乡开展培训活动,组织农村业余文艺队集中培训。组织专家编撰出版《马山壮族三声部民歌歌曲集》等教材,聘请专业老师、优秀民间艺人到场授课。据统计,2013年至今,共培训各中小学校骨干老师、农民艺人500多人次。
加强农村业余文艺队建设。支持8个村屯社区文艺队开展文化活动,每支队伍给予扶持资金5000元;组织县文化馆辅导员深入各乡镇对30支业余文艺队进行对口辅导;去年以来,县文化馆每天免费开放达10小时以上,共举办少儿书法、美术、舞蹈培训班各20多期,免费培训学员1000多人次,为该县储备各类艺术人才打下良好基础。
开展电影文艺下乡活动。去年以来,送电影下乡2000多场,开展专题文艺演出30多场,其他文艺演出200多场,为乡村社区广大干部群众送上了一台台“文化节盛宴”。
推进农家书屋建设。积极申报农家书屋建设项目,落实农家书屋建设的配套资金,配齐配全农家书屋的书架、阅览桌椅等配套设施,改善农村阅读条件。据了解,目前,全县151个行政村(社区)实现了农家书屋全覆盖。
抓好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建设。据了解,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建设内容为“五个一”建设,即建设一栋公共服务综合楼、一个篮球场、一个文艺舞台、一支农民文艺队和一支农民篮球队等。2013年以来,该局已实施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建设32个,其中已完成12个,正在建设中20个。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黄呈开)马山县永州镇是个革命老区,开展“美丽南宁·清洁乡村”工作以来,该镇充分利用革命老区资源,把党员、团员、少先队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发挥了出来,与革命老区的群众一起清除了陈年垃...
马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马山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