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杨 波
1月20日15时,暖阳和煦。记者走进位于南宁市邕武路的环卫公寓时,环卫工人石镇球和妻子蓝金,正陪着两岁的小女儿在小区塑胶球场中央一圈圈地骑着儿童三轮车。
“有家的感觉很幸福!我们是今年元旦当天搬进环卫公寓的,住在这么好的小区里,干起活来都有干劲多了。”石镇球告诉记者,他和蓝金是环卫“夫妻档”,分配在同一个班组,扫同一条大道。1999年,石镇球从马山县来到南宁市西乡塘环卫站担任环卫工人。2012年,蓝金也加入了城市美容师的行列,他们把老人和孩子都接到了南宁生活。起初,一家六口挤在25平方米的城中村出租屋里,每月房租水电就要花费近500元,日子过得很艰苦。去年,得知南宁市建起了专为环卫工人修建的公共租赁房,石镇球立即递交了申请书,并幸运地成为该公寓的第二批住户。
作为全国第一个定向为一线环卫工人打造的高层住宅,南宁“环卫公寓”于2010年11月破土动工。小区内共有两栋高楼,每栋均为地下3层、地上32层,共1550套房,其中40平方米一房一厅的750套、50平方米两房一厅的800套。小区采用公共租赁房管理模式,每户租金平均仅为300元左右。自去年2月以来,已陆续有800多户环卫工人入住公寓。
蓝金兴致勃勃地邀请记者参观他们的新家。新居面积50平方米,室内采光充裕,墙面雪白,瓷砖地面平滑光亮。她开心地说:“活了近40年,我们第一次住上电梯房,精装修的两室一厅,有独立的厨房和卫生间,连橱柜、洗菜盆、燃气管道、有线电视、宽带线等配套设施都为我们装好了,拎包就能入住,每月房租、管理费加起来只用226元。”
今年春节,石镇球带着父母回老家过年,蓝金则留在南宁值班,夫妻俩并不以为苦。对于现状,石镇球心怀感恩:“5年前我每月只能领700元的工资,现在我俩月收入都能达到2200元以上。过去是蹬着人力三轮车沿街清运垃圾,现在环卫设施大多实现了机械化、自动化,加上市民文明意识提高,我平均每天大概清运4-6车垃圾,工作已经轻松不少。”
新闻推荐
广西清洁能源装机容量占比超五成 今年计划新开工及竣工的17个能源项目均为风电项目
本报南宁讯(记者/谭卓雯通讯员/陈钦荣)4月27日,记者从有关部门获悉,近年来广西积极使用清洁电力,目前广西清洁能源装机容量约占广西统调总装机容量的50.29%,同比提高0.7个百分点。今年,广西将新建、续建...
马山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马山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