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韦继川
“以前,我每天回家都要走一小时路,只能把头天晚上的剩饭剩菜热一下作为午餐,吃完后得马上赶回学校。现在学校有了免费营养午餐,每天都有肉有菜,吃得又饱又好,暖融融的,我觉得很幸福。”近日,马山县林圩镇甘豆村小学五年级学生黄木兰,兴奋地把学校发生的新变化告诉记者。
去年,我区贫困山区一些学校的孩子餐餐吃黄豆蒸饭的情况经媒体报道后,相信很多人都感到心酸。而今年春季新学期开学以后,那里的“希望厨房”、“免费午餐”,再度吸引了人们的目光。在各级党委、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下,贫困山区孩子的午餐问题,正在逐步得到解决。
由于各种原因,我区一些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仍然十分薄弱,贫困乡村公共服务能力低,行路难、饮水难、通讯难、上学难、治病难等仍然十分突出。从“黄豆蒸饭”到“免费午餐”,正是我区加快推进贫困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程的重要体现。
在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中,自治区党委、政府将把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点和着力点向贫困地区倾斜,更加关注民生、解除民忧、谋求民利,重点解决好群众最关心的就业、住房、教育、医疗、交通等问题。记者粗略统计,在自治区公布的新一轮扶贫开发28个配套政策文件中,有近一半是围绕如何加快贫困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政策力度之大,可见一斑。
眼下,作为28个配套工作之一的全区茅草树皮房攻坚战,已于今年1月底全面启动,42个县(市、区)现存的2.4435万户茅草树皮房(其中茅草房9473户,树皮房1.4962万户),正在拆除重建或维修加固,今年6月底将全面完成。届时,农村茅草树皮房将在我区彻底消失。
新一轮扶贫攻坚,我区将为列入国家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试点及自治区试点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提供营养膳食补助,标准为每生每天3元。到“十二五”期末,要实现项目县每县城区建设1-2所寄宿制初中,每个乡镇建设1所寄宿制小学;为466所寄宿制中小学购置图书馆藏书61万册,装备教学仪器设备。2012年,原则上每个设区市选择1个县(市、区)先行试点,尽快建立起符合实际情况、能够满足现实需要、责权利明晰的中小学校车管理秩序。将用5年时间新建一批教师住房,基本解决农村中小学教职工住房难问题。今年的24万套保障性住房,主要用于解决中小学教师住房问题。
“十一五”我区解决了1066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广大农民的生存环境和生活条件得到了显著改善。“十二五”期间,我区将再投入98亿元,全面解决现有1779.64万人饮水安全问题,其中农村人口1506.9万人、农村中小学校272.74万人。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事关贫困地区百姓福祉,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随着我区多项扶贫攻坚项目的全面展开,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享受义务教育和基本医疗、有住房”的宏伟蓝图,将一步步成为现实。
新闻推荐
本报南宁讯(记者/董文锋)11月23日至24日,自治区主席马飚深入南宁市马山、上林两县,围绕产业化扶贫、生态治理、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等进行考察调研。他强调,要结合本地发展实际,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
马山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马山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