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80年代邕江边的南宁造船厂车间旧景象
情系邕江访谈
南国早报记者黄岸通讯员刘璐璐
改革开放40年,见证并参与南宁城市建设达30年——在自称“转岗工人”的原南宁造船厂工程师黄植千先生眼里,邕城和邕江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着变化。这些变化曾给了他激励和希望,也曾令他困惑、失落。而今,站在其“第一次踏入邕江”的原船舶下水铁轨出口处,看着美丽蝶变的邕江两岸,黄植千坦言无怨无悔——因为邕江,他当初选择了南宁;因为邕江,他收获了爱情并拥有了幸福家庭……
因为邕江,他毅然回到南宁工作
黄植千的故乡在百色革命老区的贫困山村,邕江上游右江的美丽支流之一古榕江,就流淌在他老家门前。少年黄植千立志改变命运,他奋发求学,在父母坚定的支持下,如愿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当地的首名大学生。
1989年大学航运专业毕业后,黄植千毅然回到邕江边的南宁造船厂工作。心性兼有父亲的坚毅和母亲的温和的黄植千下定决心,要学以致用,为改变家乡水运交通落后状况贡献力量。
从车间到办公室,从设计稿到制造实施,从螺丝到船舶……一晃眼就是30年。“那时候造船厂周围到处都是比人高的杂草、零星的菜地,而船厂船舶下水铁轨出口的邕江两岸荒凉一片,到处是垃圾。附近只有一个小麻纺厂、一个砖厂,还有的就是鸡犬相闻的亭子街和白沙村,这就黄植千对邕江的最初记忆。
因为邕江,他拥有了幸福的家庭
黄植千的妻子蒙女士也是厂里的老员工,1988年随父母到南宁造船厂当工人。缘系邕江,两人相识于厂里的活动,妻子温婉贤淑的性格,如平缓清澈的邕江水,深深吸引着理智的他。夫妻俩经受无数风雨洪灾的考验,建立了幸福的三口之家,更见证了菜地变高楼,泥沙河堤变水泥沿江大道。“那时候荒芜到什么程度呢,我们想要去对岸市中心,最快的办法是乘渡船。厂区唯一一条比较平坦的路是三四米宽的泥路……”
蒙女士说,大概在1995年,白沙大桥开始建成使用,船厂一带才开始有了些人气,不再像个孤岛。桥梁是个纽带,连接了两岸的往来,像这座城市的血管,更似一条巨龙盘卧在邕江之上。从此“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因为邕江,他无怨无悔安居乐业
2006年,南宁造船厂遵循国家改制转型要求,为首府城市规划让出邕江边的一块宝地。造船厂也从国企成功改制成为民营并移至横县建厂。作为改革开放初期的一代城市建设者,黄植千夫妇和原南宁造船厂的同事们,为了首府城市发展而舍小家为大家。虽然曾经有困惑和失落,但随着改革的推进,江边居民的居住和工作环境越来越美好,而转岗再就业更能激励大家多劳多得。
如今,走在原南宁造船厂的江南河堤上,十米一柱的高高路灯,塑胶的走道,瓷砖铺好的观景台,目之所及皆是风景;有人在钓鱼、有人在散步、有人在河中央玩着皮划艇;望着邕江远近桥梁上的车水马龙,桥下穿梭不停的大大小小航船,一花一草一树木,一年一代一变迁。黄植千感慨万千,提到即将大学毕业的女儿,他信心满满地说:“我女儿的性格很像我,她说毕业后一定回南宁,就在美丽的邕江边安居乐业!”
新闻推荐
本报北京电(记者/周红梅)3月25日,在京东集团北京总部120平方米大厅,广西特产“桂系列”品牌展销专区人头攒动,京东员工王小姐...
横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横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