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祈安康之“吃”文化
南国早报南宁讯 (记者雷倩倩)端午节将至,粽子正进入销售旺季。5月27日,广西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发布今年第2号消费提示,提醒消费者到超市、商场、市场购买甜粽或咸粽时要注意甄别,以防买到“返青粽子”和“三无”粽子。
5月27日,不少超市已经开设了粽子专区。在位于长堽路的北京华联超市里,既有袋装也有礼盒装的粽子,售价从五六元到158元不等。在记者走访的三家超市中,未发现厂名厂址、生产日期等产品信息不全的粽子。
在各农贸市场里,粽子也成了热销品。在水街,有不少市民正在采购粽子。一摊位老板表示,端午期间粽子基本没涨价,普通肉粽4~7元/个,横县大粽30元/个,这几天每天能卖出上千只粽子。在鸳鸯楼农贸市场经营粽子的罗老板告诉记者,肉粽平时3元/个,端午期间涨到4元/个,销量比平时翻几倍。不过,农贸市场里卖的粽子基本上都是现做现卖,并无包装,消费者无法辨识粽子的生产日期和原料。一店铺老板称,他每天制作的粽子都能卖光,原料都是新鲜的。粽子属于传统食品,先人在做法上考虑了南方气候潮湿的特点,制作时会添加“灰水”——即把稻秸秆等植物燃烧后的灰烬用水溶解,经多次过滤后滤出的“灰水”有碱性,有一定防腐作用,加入“灰水”的粽子,市民买回去放入冰箱,基本可保存一周左右。
相对于现做现卖的“裸粽”,超市里卖的包装粽要难甄别一些。广西消委会提醒消费者,在超市选购粽子时,要看清外包装上的生产日期、保质期、厂商名称和地址、成分或配料表、食物增添剂、食品生产许可证编号等标识是否齐全;查看包装是否完整或真空包装是否漏气涨袋、散装粽子有没有变质;不要购买无厂名、厂址、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的“三无”粽子。
另外,“返青粽子”也需要消费者注意辨别。“返青粽子”是用“返青粽叶”包出来的粽子。这种“返青粽叶”采取化学染色手段,在浸泡粽叶的时候加入工业用的硫酸铜等化学物质,让已经失去原色的粽叶返青,这样会使得粽子表面看上去色泽光鲜、翠绿。人吃了这种粽子可能导致铜中毒。正常粽叶在制作过程中经过高温蒸煮,颜色会发暗发黄,粽叶颜色非常鲜绿的粽子很可能是化学剂染色后的“返青粽”。消费者在购买粽子时,不要把粽叶的颜色是否鲜绿当成选择新鲜粽子的标准。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王志鹏通讯员蔡国珍)昨日,记者从桂西公路管理局获悉,横县公路管理局S101南宁至横县省道K68+600峦城大桥出现严重病害,经专业鉴定评定为5类危桥,公路部门需要对该桥实行交通管制。交通管制时...
横县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横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