侦查研判中心将研判及视侦人员整合起来,提升了情报导侦能力。
今年7月10日,梧州市龙圩区发生10起砸车窗盗窃车内物品的警情,接到报案后,龙圩区公安机关迅速行动,立即启动《龙圩区公安机关“云”侦查警务工作机制》,技侦、网安、治安部门在刑侦部门的主导下,同步上案,各就各位,多警种民警迅速形成整体作战之势,调查取证,梳理线索,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展开,仅用10天时间破获砸车窗系列案。这是该局引入“云”模式实现“大侦查”警务工作机制建设成效的一个生动缩影。
今年以来,梧州市龙圩区公安分局秉承“上云是上策、用云要用心”的工作理念,大力加强警务云基础体系建设,建设完成了警务云计算中心并正式上线运行,梳理、抽取、清洗、核对数据,全面展开了社区警务云、视频云、刑侦云、网安云、服务云等专题应用,盘活警力存量 ,有效促进了新形势下公安机关核心战斗力的提升, 使“巴掌效应”变成了“拳头效应”。自从6月份正式推行“云侦查”模式以来,辖区刑事警情只有个位数日子越来越多,人民群众的安全感满意度不断攀升。
盘活警力存量,推动警务模式转型升级
“确定‘云侦查\’格局理念,实质就是盘活警力存量,合成侦查、合成打击,有效地打破了警种壁垒、部门单兵作战的不良格局,形成了各警种、各部门整体联动、快速上案、捆绑作战、分工负责、合成攻坚的良好局面,密切了协作,整合了资源,优化了流程,大大提升了公安机关整体侦查效能。”8月22日,笔者来到新投入使用的龙圩区公安分局侦查大楼,副区长、公安局长刘永胜向笔者透露。
龙圩区党委政府十分支持公安机关的改革,专门从财政划拨100多万元租用一栋面积2200多平方米的6层楼房,刑侦、经侦、禁毒、特巡以及侦查研判中心实现联合办公。侦查大楼作为分局功能基本齐全的侦查中心,为分局“云侦查”模式的改革提供坚强的基础保障及支撑。
“如今,一个事件发生后,各警种各部门和相关的民警们都会思考,是否用得着我?大家都树立起我一定要上、我能够上的理念。”分管刑侦的副局长陈超文感慨。陈超文表示,破案已经不再是刑侦一家的工作,而是关系全局的一个系统工程,各相关部门密切配合,资源共享,打信息战、合成战、科技战,有力增强了公安机关打击刑事犯罪整体效能。
龙圩区公安分局引入“云侦查”模式后,盘活了警力存量,建立起合成作战中心,刑事侦查民警从原有的47人增加至57人,占全分局警力的27%,比改革前两个刑侦队的人数有了大幅提高;调配到合成作战中心的协警人数达35人,占分局协警总人数的35%。此外,合成作战中心还调度分局网安、情报中心及市局的技侦等警种部门协同作战,形成强劲的打击合力。
通过警务机制的转型升级,各相关警种部门以细化责任、硬化措施、优化机制为纽带,积极开展侦查警务对接融合,形成了常态互动的工作局面,侦查技术、科技手段、信息资源等侦查要素配置优化,技术优势合成发力,发现、侦控犯罪嫌疑人的效率明显提升。截止8月25日,“云侦查”警务机制运行以来,累计侦破刑事案件165起,占分局总破案数的60%,破案数与去年同期相比上升168%,共刑事拘留71人,其中逮捕45人,占分局总逮捕人数的66%。
“1+1”扁平合成作战,发挥1+1>2效能
推行“云侦查”机制后,龙圩公安局建立起一个侦查研判中心,将刑侦一大队、刑侦二大队的研判及视侦人员整合起来,加强研判和视侦力量,提升情报导侦能力。同时,侦查研判中心不仅简单地将两个刑侦队的人员简单重组,还将分局的网安、情报中心及市局的技侦力量有机整合,构建成一个合成作战平台,即为“1”。合成作战平台的建立一改原来各自为战的格局,打破信息壁垒,使各类情报信息、图踪轨迹、技术手段等资源得到整合共享,实现集中上案,合成研判,直接落地流转,迅速形成战果的目的。
该局在构建合成作战平台的同时,还同步建立起一个办案平台,即“+1”,与合成作战平台组合成一个“1+1”的扁平合成作战架构。办案平台的人员由分局法制部门骨干组成,该平台人员直接进驻刑侦大部,同步跟案,就地对案件进行执法监督,提供法制服务,与合成作战平台实现无缝衔接,大大提升了执法规范化,有效保证了案件的侦办质量。
今年6月19日13时许,颜×在市龙圩区苍梧大道帝龙酒店门口被两名男子驾驶一辆男装摩托车飞车抢夺重45克价值15370元的黄金项链一条。
案发后,分局合成作战室在刘永胜局长和陈超文副分局长的指挥下迅速反应,迅速通过“天网”追踪比对,发现嫌疑人驾驶一辆悬挂桂R的摩托车向龙圩大转盘方向逃窜。同时,合成作战室根据嫌疑人的作案手法对全区飞抢案件进行逐单排查。同日,在梧州市公安局刑侦支队及市局、分局网安等有关部门的配合下,合成作战室民警通过前科人员及其他串并案件的比对分析,确定了苏×及有飞抢前科的潘×有重大作案嫌疑。7月7日下午,合成作战室与分局刑侦二大队民警在横县将疑犯苏×抓获。8月1日,另一名嫌疑人潘×也落入法网。
“云警务”使“巴掌”变成了“拳头”
刘永胜表示,当前社会治安越来越复杂,单一警种作战越来越难以应付日益复杂的治安形势,迫切需要发挥相关警种部门专业优势和自身特长,抓住战机,合力攻坚,变打击犯罪的“巴掌效应”为“拳头效应”,实现警务机制由粗放单一型向集约精细型转变,提高案件侦破工作效能。
“每天看见社区民警黄健和党员骨干组成‘红袖标\’治安巡逻联防服务队在小区巡逻,我就觉得特别有安全感和幸福感。”8月25日下午,城东社区的陈大妈对笔者说。
今年6月份以来,城东派出所辖区连续60天实现刑事警情下降,出现这种这个数据绝不是偶然。今年以来,整个龙圩内刑事警情只有个位数日子越来越多,人民群众的安全感满意度也是持续保持高位,这在几年前是难以想像的。
城东派出所所长刘全坤感受最深:现在分局把连带刑事打击的指标任务剥离出来划分到两个刑侦大队,使基层派出所得到“瘦身” 。派出所民警就能集中精力开展“一街一警一微群”和“微天网”等推广工作,不需要再负担办理刑事案件的任务,同时使回归派出所本职,腾出了手脚加强辖区的治安巡防,协同分局特巡大队、市局特巡警支队的警力开展错时错地全天候的街面动态巡防。
龙圩公安以“大数据”为支撑,投入使用可视化智慧平台系统,城区的每个派出所的综合指挥室每天、每周、每月都会根据辖区的警情的发生时间、地点自动生成图表进行分析研判,然后发布预警,合理安排警力对案件进行防控。每天晚上每日点评会商,各派出所又会将当天的有关情况向局里汇报。随后,在局层面,在根据当天各派出所的警情情况进行分析研判,然后布置警力。通过以大数据为支撑,构建了一个立体化的防控体系,
派出所改革后有效改善城区的治安状况,遏制了刑事犯罪的发生,大大减轻了刑侦队伍的办案压力,同时,由于刑侦队伍改革后的破案效率大大提高,也使派出所的基础工作更加稳固,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据统计,龙圩分局6月份至今共发刑事案件261起,同比下降16%。
6月份以来,龙圩公安分局共破获贩毒案件13起,刑事拘留涉毒犯罪嫌疑人22人,逮捕涉毒犯罪嫌疑人15人,缴获毒品19.4千克。该局仅用半年多的时间,就已经完成市局年初交办的禁毒任务,包括完成部级督办毒品案件1起,成为梧州市第一个提前完成禁毒任务的县局。
该局在打击“伪基站发送信息诈骗”犯罪方面,合成作战中心成功应用数据驱动侦查模式,民警在侦办中总结出了“警、网、无”联动的战法,充分整合警方、网络公司、无线电管理部门的技术资源,实现及时发现、及时锁定、精准抓获的打击效能。2016年6月至今,分局合成作战中心破获“伪基站”案件1起,抓获犯罪嫌疑人2名,收缴伪基站1套、作案车辆1辆。“我们现在对这类案件的打击已经越来越顺畅了,只要前期能查到嫌疑人的一些线索,基本上都能将嫌疑人带回。”陈超文自豪地说道。(李继远 林永雄 李冰 王琦毅)
新闻推荐
指甲下长黑线,无需活检就能辨别是痣还是瘤 皮肤镜揪出“假李逵” 让她免去截肢
近日,来自横县的钟女士发现右大拇指指甲莫名出现了一条黑线,担心不已的她到当地医院检查,结果被当地医生告知可能是恶性黑色素瘤,为了保命需行截肢手术。心存疑虑的她来到三〇三医院就诊,经皮肤镜检查...
横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横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