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探》记者梁宇 黄云宇(见习)
城市人下馆子,刚开始大家都爱傍大店,吃大鱼大肉,满汉全席;渐渐地变成钻偏门寻蝇头小店,专门吃一些奇奇怪怪的所谓的“特色菜”“私房菜”;再后来,也就是当下,不少吃货吃主儿开始溺爱起采用土生食材,当季肉禽蔬菜烧成的“土菜”“农家菜”来,并美其名曰:吃原生态真健康的粗茶淡饭,才是回归土地,回归美好的生活。
如此看来,“黄土地红土地黑土地,孕育着中华民族的根和源远流长的饮食文化,没有哪一个民族比我们更注重权衡人与自然的关系,这种关系不仅是一种氛围、一种诗意,也是非常实际的东西……”这句“仿舌尖体”的旁白同样适用于“解说”主张并努力践行“吃在地,吃当季!”的美美与共CSA餐厅。
只是,“美美”并不如“舌尖”那么高大上,倒是多了几分温情脉脉。
店名前半部分出自费孝通老先生的十六字箴言“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象征城市和乡村,土地和美食之间相互映衬的关系。后半部分CSA则是指“社区支持农业”——店家放弃超商采购,而是支持小农,与农民携手合作,为吃货们供应在地的当季的土生安全食物。
比如,那些马山的老乡会直供当季绿油油、鲜滋滋的瓜果蔬菜和肥瘦均匀的土猪肉;横县的阿伯则将最结实壮硕的土鸡土鸭和营养满溢的稻米直送到餐厅;还有忻城的土面条、桂北的铁锅腐竹、每户几个的“百家蛋”等都将城市和乡村暖暖地联结到一起。
到了餐桌上,土生食材也是在有机调料的沉头下“赤裸裸”地呈现自己的本真味道。
喝一碗时蔬本味“瓜苗汤”,味蕾清甜瞬间闪现夏天丰盛菜园地;夹一片延续“富足之路”的“素炒腐竹”,吃到的是浓郁豆香和传承老一辈们“留住手艺,留住生计”的嘱托;嚼一块“白切项鸡来一只”,皮脆肉弹的口感仿佛跟随那一只生性乐观的鸡满山奔跑;抓一张棕褐色“茶油荞麦饼”,酥香细腻,满嘴雀跃,口舌与脑海映现一家老小欢喜收荞麦的场景。
美的和好吃的,都因土生了美好哦。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龙博)9日,南宁市开展的“绿色卫士2014”环境安全专项检查行动举行启动仪式,该行动将通过全面、深入检查,查清、整治并消除环境风险隐患,打击各类环境违法行为,震慑违法排污企业,确保全市环境...
横县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横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