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生活垃圾协同处置项目处理过的垃圾渗滤液可直接饮用。图为工作人员正在开闸接水。 本报记者王煜霞摄
2015年1月1日起,“史上最严”的新《环境保护法》正式实施。一年多来,南宁市各级各部门认真履行环境保护职责,紧紧围绕改善环境质量这个核心,加大环境污染防治,加强环境监管执法。
经过努力,成绩显而易见:“南宁蓝”常现、水环境功能区达标率为100%、节能减排效果好、市民环保的法律意识普遍提高……南宁市的环境质量得到持续改善,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走向双赢,环境保护工作开创了新局面。
天蓝地绿水更清
在广西药用植物园,那考河静静地流淌,水质清澈见底,时不时有鱼虾蟹游动,吸引前来游玩的家长和孩子。现在的那考河,与以前水体发黑发臭已完全不同。
是什么促使那考河流域水体有了改善?答案就是市委、市政府的综合、科学施策。那考河项目有两个标签,它是广西首个采用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的流域整治项目,也是南宁市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区内的项目。
“水的改善带动了周边环境的改善,我们更愿意在周边买房了呢。”市民蒋健说。
那考河的治理仅仅是南宁市治理环境的一个缩影,也是南宁市落实新环保法,改善环境质量的一个重要突破口。
新环保法实施以来,天蓝地绿水清的城市画面已印在市民的脑海里。去年,南宁市在全国74个重点城市的空气质量排名中进入前十;今年南宁市实施扬尘治理的“3个100天”,效果显著,6月至8月,每月的空气质量优良率均为100%,“南宁蓝”名副其实。
同时,南宁市着力实施“中国绿城”提升工程,推进主要交通路线绿化,桥梁绿化景观,公园、景区及城市重要景观节点绿化,滨水绿地“岸绿景美”工程等,全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2.65%。
水环境方面,去年以来市区五个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各项监测指标100%达标,水环境功能区达标率为100%,创近二十年来最高水平。
这些都是实施新环保法过程中,实实在在提升人民群众环境获得感的成效。
各项产业绿色发展
生活垃圾的渗滤液,竟然可以变身一杯杯“纯净水”并可直接饮用,这或许有些让人不敢相信,但在华润环保工程(宾阳)有限公司的城乡生活垃圾协同处置项目车间里,就有这样的“奇迹”。
宾阳县曾经有着“垃圾围城”的困局。2015年1月9日,该项目开工建设,当年年底建成试生产。项目整体工艺包括生活垃圾预处理系统、生活垃圾焚烧系统、生活垃圾渗滤液处理系统、臭气处理系统。项目启用后,不仅让宾阳实现了垃圾的日产日清,最终出水还可达到饮用水标准,而这些水又用于水泥厂生产用水和景观美化用水,确保了水资源的有效利用。
新环保法实施以来,南宁市注重运用新环保法引导绿色经济发展。2015年底,南宁市第一家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投产,成为南宁市经济发展的新增长极;2个开发区大力实施园区循环化改造,其中广西—东盟经济技术开发区获批成为国家循环化改造试点园区。去年,南宁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22%,六大重点发展产业产值同比增长17.15%,占全市工业产值比重达64.29%。(下转2版)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阮晓莹)10月31日,记者从“广西重大水利项目进展情况”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广西目前已开工建设大藤峡水利枢纽、落久水利枢纽、桂中治旱乐滩水库引水灌区二期工程、驮英水库及灌区工程等4项...
宾阳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宾阳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