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袁 琳 本报通讯员 贺亮军 杨晓佼 文/图
种植业走向服务全程配套,养殖业主推生态经济模式——4月中旬,参加全区春季农业生产暨生态养殖现场推进会的代表参观考察兴业、宾阳两县后,有人如此概括。
在宾阳县古辣镇,去年初成立的印象古辣生态农业公司一派繁忙景象,他们以当地传统优势产业香米和桑蚕为核心产业,实行全程配套服务新模式。香米产业加盟农户收割水稻时可以交售湿谷给公司,由公司统一烘干、加工、包装、销售。公司别出心裁建立“粮食银行”,发给售谷农户“粮食存折”,配套设置小超市,农户随时均可持折兑换大米、食油及各种日用品。桑蚕产业也由公司提供从蚕种桑苗到深加工的一条龙服务。另一家取名“禾医生“的公司则提供专业的农作物统防统治服务,他们配备有多台先进的无人机,喷洒农药效率高、效果好、成本低。
作为广西本土企业的重大创新,以“微生物+”为核心的生态养殖模式在去年基本定型之后,今年迅速推广,益生菌在粪污治理、环境治理和饲料添加三大技术平台上大显“微”力,从后段、中段到前段对养殖链展开全覆盖。这次现场会参观考察的兴业县,已有36.4万头生猪使用微生物发酵饲料喂养,占全县存栏猪总量的56%,其中栏舍改造为高架网床的养猪场户100%实现“微生物+”。
新闻推荐
本报南宁讯近日,在“6·26”国际禁毒日前夕,南宁市中院及西乡塘区、青秀区、横县、宾阳县等基层法院,集中对42件涉及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犯罪案件的48名被告人进行集中宣判。该市通过此次集中宣判,...
宾阳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宾阳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