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0日本报对此事件做了报道
国家投资400多万元、宾阳县水利局承诺保质期为5至10年的“专家推广”护岸工程,第二年就出现石头被冲走、河水倒灌农田的现象(3月20日本报对此作了详细报道)。记者7月2日从该县“两重两问”办了解到,两名责任人被责令书面检讨并向全县通报批评。宾阳县政府责令县水利局尽快责成承建方进行全面维修整改,上报工程竣工验收结果。
县“两重两问”办发出问责通报
2011年年底,国家投资400多万元修建大桥镇大桥河防洪治理一期工程。业主即宾阳县水利局承诺,工程保质期为5至10年。村民说,工程在第二年洪水期时出现“症状”:沿岸农田在修建护岸工程前后,河水仍倒灌进农田,导致无法正常秋种。
宾阳县水利局随后给出的答复是:“这个‘生态格网护岸\’工程是按照上级水利部门推广,并经过专家论证后施工,完工后经过专家验收为合格。”记者在今年3月18日采访中了解到,工程上马时争议颇多,二期工程则改为石头混凝土挡墙。
今年3月20日,本报对此进行报道的当天,宾阳县委、县政府立即召集纪检、水利、审计、财政与大桥镇政府等部门人员召开专题会议,针对报道反映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并提出解决措施。
7月1日,有居民给记者传来一份《关于对大桥河防洪治理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存在履职不力相关责任人员进行问责的通报》(宾“两重两问”办发〔2015〕4号)。落款显示,这份文件是宾阳县“两重两问”办公室于6月25日下发的。
工程完工3年仍没做竣工验收
通报指出,宾阳县大桥河防洪治理工程(近期)是广西中小河流治理“123”试点项目,是县委、县政府为人民群众谋福祉的一项民心工程,属中央、自治区和宾阳县三级共同投资项目,总投资472.45万元。
该工程于2011年11月10日开工建设,2012年2月28日建设完成。按照规定,每批材料进场前必须及时取样检测,严禁不合格材料入场。但施工单位柳州某公司,却在工程完工一周后(即2012年3月15日),才送取样品材料送检。
广西××××研究院于3月20日对送取样材料进行检验,3月26日给出格宾网试验报告送检结论:该送检样品所检的抗拉强度符合委托方提供的设计要求,但格宾网试验报告没有给出检测防腐层性能的指标。
通报指出,2012年12月5日,由宾阳县中小河流治理项目完工验收工作组组织相关部门对该工程进行完工验收。“工程完工3年多,却没有进行竣工验收,造成目前对该工程质量不好评定等问题。”
责成处理并将结果上报县政府
作为该工程负责人的宾阳县水利局,一名副局长和一名水利工程建设站副站长对此起事故负主要责任。通报中,“责令上述两人向县人民政府作深刻书面检讨,并全县通报批评”。
7月2日,宾阳县“两重两问”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份通报,是经过县委常委会讨论通过之后下发到各镇,县直及县级双管各单位的”。
通报中,宾阳县政府责令宾阳县水利局尽快组织工程竣工验收,验收后对存在工程质量缺陷问题,责成承建方进行全面维修整改,并对该生态格网是否达到设计要求重新进行质量检测,整改情况及生态格网检测结果报县委、县人民政府。
宾阳县水利局一名负责人7月2日表示,“老百姓在生态格网的感观上存在偏见,主要是认识不够,我们也将根据县委县政府的要求,尽快处理好此事”。
宾阳县“两重两问”这名工作人员表示,他们将组织相关部门对类似的情况开展排查,如发现隐瞒不报或整改不及时、不到位的,或该验收不验收的,将根据相关规定实施问责。
新闻推荐
“三证合一”营业执照开始发放 以往办理需要15至20天,现在最快1个工作日即可办结
经营户拿到了“三证合一”营业执照本报记者高宇峰摄本报讯(记者高宇峰)以前,经营户要跑4个部门递交4套材料,才能办好营业执照;现在,只要在工商窗口“三证合一”专窗递交一次材料就可以办结。昨日,一家投...
宾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宾阳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