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贵港讯 (记者/唐正芳 通讯员/张日芳)大棚内,棚顶上自动滑行的高压喷头沿着轨道用清水冲刷着塑料蚕框。太阳出来,棚顶的帆布一掀,蚕框“享受”日光消毒。雨天和晚上,帆布一盖,大棚就是一个蚕框保管室,工作人员免去了搬运蚕框来回跑动的劳作……4月10日,在贵港市覃塘区黄练镇科宝桑蚕种养专业合作社,该社自主发明的蚕框自动化清洗消毒晒干一体化设备让人耳目一新。近年来,从桑田到蚕室,该合作社有三项发明获国家专利,自动化清洁清毒晒干一体化设备是其中一项。
还有两项发明是,手扶拖拉机推剪式伐桑机,它是手工收割的16倍,是背负式伐桑机的3倍;以塑料蚕框代替竹制蚕匾和木制蚕框,具有通风透气、不藏水、无卫生死角,更易于清洗、消毒及晾干等特点,且用料少、重量轻,对提高小蚕质量有很大帮助。
此三项发明促进了科宝合作社和蚕农的生产和发展。近两年来,科宝合作社每张小蚕生产成本下降12元,基地所惠蚕农生产鲜茧105万公斤,收入约4300万元。目前其产品已服务到港北区根竹镇,港南区湛江镇,宾阳县黎塘镇、大桥镇等9个乡镇,服务和辐射桑园面积2.5万亩,受益蚕农7000多户。
新闻推荐
南宁:“花样”新家园 生态再升级 ——“美丽广西·生态乡村”村屯绿化行动观察之五
本报记者谢彩文本报通讯员张雷横县南乡镇竹莲村竹山屯建了个生态小广场,周边新种的各种风景树枝繁叶茂,小道两旁的多彩花朵次第开放,以前“各自独坐家门前”的村民,现在都喜欢到这个公共场所来一块热...
宾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宾阳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