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新闻 武鸣新闻 隆安新闻 马山新闻 上林新闻 宾阳新闻 横县新闻
地方网 > 广西 > 南宁市 > 宾阳新闻 > 正文

推动志愿服务步入常态化

来源:南宁日报 2014-12-11 12:10   https://www.yybnet.net/

体操世锦赛期间活跃着志愿者的身影。(资料图片)

志愿服务泛指利用自己的时间、技能、资源、善心为邻居、社区、社会提供非盈利、无偿、非职业化援助的行为。近年来,无论是汶川抗震救灾、北京奥运会,还是南宁世锦赛等,都活跃着志愿服务者忙碌的身影,彰显着志愿服务存在的无形价值。推动志愿服务步入常态化,使其成为广大群众的文化自觉和行为自觉,成为持续释放的社会正能量,成为推动社会和谐进步的力量源,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1 推动志愿服务步入常态化意义重大

推动志愿服务步入常态化,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然要求。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项长期的实践,要将国家道德层面的政策倡导内化为公民的个人自觉行为,需要的是广泛的价值认同和行为产生的内在驱动力。通过开展常态化志愿服务活动,可以让更多的志愿者在助人过程中升华个人价值,让更多的受助者感受到人性的利他之善与社会的和谐之美,进而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春风化雨般融入公民的意识和行为中,成为群众向上向善的精神动力。

推动志愿服务步入常态化,是推动社会走向文明和谐进步的重要抓手。社会文明和谐进步程度,取决于社会上人与人之间的互帮互助程度。志愿服务说到底就是“帮”字,是友爱互助精神的具体表现。推动志愿服务步入常态化,有利于人们自觉弘扬助人奉献、团结友爱精神,积极参与扶危帮困、疏解矛盾、传递爱心、促进和谐的各种活动。在这一层面上,志愿服务常态化具有创新社会治理,深化公民道德建设,促进社会和谐进步的重要作用。

推动志愿服务步入常态化,是弘扬“能帮就帮,敢做善成”南宁精神的生动实践。南宁精神来源于南宁人民的生活实践,体现了壮乡人民固有的团结协作、互助互爱、和谐共处、敢于担当、敢于创新的优良品质。“做人能帮就帮,做事敢做善成”已逐渐成为南宁人共同的价值追求和行为模式。开展多形式、常态化的志愿服务,就是以实际行动践行南宁精神,践行团结和谐、爱国奉献、开放包容、创新争先的广西精神,践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仁义礼智信等美好道德,从凡人善举中彰显传统文化之美和时代精神之美。

2 “南宁经验”彰显志愿服务活动深刻内涵

近年来,南宁市高度重视志愿服务工作,通过完善组织机构、强化队伍建设、创新活动载体、拓展服务内容等多种形式,着力构建党政引导、社团组织、全民参与的社会志愿服务体系,推动志愿服务从临时性、活动性向规范化、专业化转变,取得了良好成效,形成了“南宁经验”。

——以完善志愿服务网络为基础,加强志愿服务队伍建设。南宁市积极构建市、县(区)、街道、社区四级志愿服务网络,加强志愿服务队伍建设,夯实志愿服务工作基础,推动志愿服务迈向规范化、长效化。先后成立市志愿服务工作领导小组、志愿服务工作科、县(区)志愿服务活动协调小组等,构建由市文明委牵头,文明、组织、机关工委、教育、司法、民政、环保、文化、总工会、团委、妇联等多部门共同参与的志愿服务管理机制,为志愿服务活动提供宣传动员、经费支持、人员培训、政策引导、监督管理等多方面支持。在各有关部门的共同推动下,社会民众参与志愿服务的热情高涨,各类志愿服务组织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基本形成了政府部门主导、群众广泛参与、社会组织多元联动的志愿服务工作局面。两年多来,全市累计投入志愿服务工作经费1100余万元,建立社区志愿服务站206个、公共场所和窗口单位志愿服务站67个、城市志愿服务岗亭15个,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人数目前已达到50多万人,志愿者人数已占全市总人口的7.71%。为了巩固壮大队伍,完善规范管理,南宁市还先后出台了《南宁市志愿服务条例》《南宁市志愿服务活动工作规程》《南宁市关于加强志愿服务工作实施意见》《志愿服务工作奖励办法(试行)》等一系列制度。

——以服务重大活动为抓手,提升志愿者服务水平。近年来,南宁市各级各类志愿服务组织积极参与全市重大活动。在参与“整洁畅通有序大行动”“清洁乡村”和巩固全国文明城市活动中,广大城区志愿服务者活跃在大街小巷,积极参与文明交通劝导、市容环境整治、社会治安管理等工作。在服务第四十五届世界体操锦标赛期间,932名身穿白绿相间服装的青年志愿者忙碌于机场、车站、宾馆、赛场等各个区域,用饱满的热情、专业的服务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他们的优良服务获得了中外嘉宾、参赛选手、媒体记者的广泛赞誉,成为绿城南宁一道亮丽的风景。在青年志愿者的影响和带动下,各界群众纷纷加入志愿者行列,参与开展世锦赛知识宣传、文明礼仪宣传、应急医疗、免费饮水、手机应急充电等志愿服务,为确保世锦赛如期顺利举办作出了重大贡献。世锦赛已经结束,但世锦赛点燃的志愿者精神之火没有熄灭,成为每一个秉承志愿服务精神的南宁人共同的道德财富和精神财富。

——以为民便民利民为重点,强化志愿服务社会功能。近年来,南宁市志愿服务活动注重为民便民利民导向,精心组织策划贴近群众、服务百姓的主题活动,促使志愿服务活动走进百姓生活,重点组织开展了关爱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农民工、残疾人、爱心送考、机动车准驾员、邻里守望等多种志愿服务。其中,兴宁区望州南社区先后成立“能帮就帮互助协会”、妈妈巡逻队、农民工俱乐部、就业指导服务站等多个志愿服务组织,为社区居民提供各类生产生活服务。仅“能帮就帮互助协会”近年来就累计为社区居民办好事实事58000多件,帮助下岗失业、无业人员安排就业4000多人次,开展各类扶贫济困捐款捐物活动100余次,受助居民超过15万人次。新竹社区精心组织社区各类志愿者开展敬老、爱老、助残等16类志愿服务。望州南社区、新竹社区先后多次获得国家级荣誉,成为南宁市基层志愿服务组织的标杆。

——以培育宣传先进典型为引领,传递志愿服务正能量。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先进典型具有示范引领作用。近年来,南宁市先后培育和宣传了13年如一日地组织山鹰骑行队给5个乡镇敬老院孤寡老人送温暖的凌维财,17年来义务为社区居民理发的莫丽英,30年来利用业余时间免费为市民维修家电的陈文,创办璐曦爱心之家10年时间为900多名贫困学生募集助学款上百万元的黄秀明,带领“红色爱心”无偿献血志愿者服务队4000多名成员长期开展无偿献血宣传、且个人累计献血7万多毫升的全国助人为乐道德提名奖获得者羊建明等。更有关爱留守儿童的宾阳县“代理妈妈”群体于2014年荣登“中国好人榜”,当选为“助人为乐”好人,成为全国人民向上向善的道德楷模。宾阳县青年志愿者、全国道德模范、全国见义勇为模范谢芳秋,因舍己救人被火车碾断失去了右腿,事迹感人至深,传递着关爱他人、先人后己的社会正能量。为切实保障志愿者的权益,树立好人有好报的价值导向,形成见贤思齐的社会效应,南宁市通过设立志愿服务市长奖、五星志愿者奖、优秀志愿服务团队奖等多个奖项,以增强志愿服务者的荣誉感和使命感;同时,对因见义勇为、志愿服务、奉献他人而蒙受损失的志愿者,提供尽可能的帮助,为他们提供医疗救助、生活救助和就业帮扶,确保英雄流血不流泪,解除志愿者的后顾之忧,营造良好的支持志愿者参与各种活动的软环境和制度保障。

3 多措并举推动志愿服务步入常态化

南宁市志愿服务活动取得了一定成效,积累了宝贵经验,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新形势将赋予志愿者新的任务,人民群众也将对志愿服务活动寄予更高的期望,推动志愿服务形成常态化任重道远。在实践中,我们应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是多样化、具体化营造浓厚宣传氛围。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活动,持续深入开展志愿服务宣传教育。通过新闻媒体宣传、户外广告宣传、知识读本普及、道德讲堂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宣传志愿服务者、尤其是典型单位典型人物的先进事迹,扩大志愿服务精神的影响力和感染力,增强大众对志愿服务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认同,形成良好的“当志愿者光荣、人人争当志愿者”的舆论氛围。

二是社会化、专业化健全完善队伍建设。完善南宁市志愿者网上注册管理系统,将志愿者信息数据库与市民卡、手机客户端等进行关联,实现网上人员招募、活动征集、活动审核、活动记录,拓展志愿者的招募范围,注重招募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加强对志愿者骨干力量的培育,提高志愿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加强志愿者的专业化、规范化培训,实行项目化管理,对活动项目进行前期评估、中期检查和后期考核,将项目管理和绩效评估相结合,建立与志愿服务效果评价机制相适应的激励奖惩机制,努力提高志愿者工作质量。

三是生活化、大众化丰富拓展活动内容。精心设计志愿服务项目,紧扣全市中心工作、重点工作、重大活动,贴近群众生活,为民便民利民。要将大型化、临时化的志愿活动向常规化、民生化转变,将主题志愿活动和常规志愿活动结合起来,拓展社区生活服务、送温暖下乡活动、老年人残障服务、医疗服务、法律援助等服务项目,使志愿服务走进百姓生活。广泛征集志愿服务项目建议,多方了解群众需求,提高志愿服务针对性、实效性。

四是规范化、制度化健全落实工作机制。把志愿服务的要求融入各项经济、社会政策之中,体现到市民公约、村规民约、学生守则、行业规范之中。加强制度建设,完善志愿者招募、培训、管理、评价、激励和政策法律保障机制;完善志愿服务组织成立登记、项目实施、活动运行、活动备案、经费监管、备案撤销等管理制度。建立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志愿者参与的工作协调机制,促进志愿服务资源的统筹调配、协同管理,推进志愿服务规范化、制度化发展。

五是多元化、持续化加大加强经费投入。建立以政府常态投入为主导、社会化运作为核心、社会募捐互助广泛参与的经费投入保障机制。采用政府购买服务形式,向志愿者组织购买服务,解决志愿服务除人力之外的成本问题。制定税收优惠等便利政策,鼓励和吸引企业、公益基金、非营利组织、社会人士等民间力量参与到志愿服务活动中,为志愿服务提供资金支持和管理经验。设立“志愿服务基金会”,通过本金增值的方式,为志愿服务提供经费支持,确保志愿服务资金的持续投入。

六是一体化、均衡化扩大提升志愿服务覆盖面。制定城乡志愿服务站点建设规划,合理布局全市志愿服务站点,逐步推动志愿服务站点向农村普及,不断扩大志愿服务覆盖面,构建覆盖城乡基层的志愿服务体系。规范志愿服务站点建设内容和建设标准,做好各站点硬件设施的配套建设,推动各站点之间均衡发展。建立村、屯(队)志愿服务队伍,变以往的“送服务”为“种服务”,解决农村志愿服务的“短腿”问题,推动城乡志愿服务一体化。

(作者系中共南宁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副市长)

新闻推荐

记者谭唐通讯员方辉今年以来宾阳县新圩镇以开展

本报讯(记者谭唐通讯员方辉)今年以来,宾阳县新圩镇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严格践行中央八项规定,在改进干部作风上出实招、下猛药、动真格,提高了工作效率,推进了各项工作顺利开展。截至...

宾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宾阳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推动志愿服务步入常态化)
频道推荐
  • 硬地上铺砂子种草植树业主质疑小区绿化造假 事发柳州市颐和家园小区,林业园林部门称不符合绿化规范已叫停施工
  • 钦州港海关与钦州港同频共振10年 建设国际一流港口 打造对外开放高地
  • 万亩茶山变“金山”
  • 产业旺 乡村兴
  • 容县群众体育 风景这边独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