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新闻 武鸣新闻 隆安新闻 马山新闻 上林新闻 宾阳新闻 横县新闻
地方网 > 广西 > 南宁市 > 宾阳新闻 > 正文

国太村从家家做炮变无人碰炮 宾阳县政府严打“非炮”获成效,积极引导村民转移产业并提供技术资金支持

来源:南宁晚报 2014-12-31 18:27   https://www.yybnet.net/

“炮农”参加产业转型培训班本报通讯员吴显辉摄今年检查组在国太村“打炮”时的情景

■本报见习记者罗南昌 文/图

“国泰民安”一词寓意为国家太平,人民安乐。但宾阳县宾州镇一个名叫国太的村庄曾几何时是那么的不太平。相关数据表明,该村全村2000多人曾经直接或间接参与非法生产烟花爆竹(以下简称“非炮”)工作,并因此频繁引发安全生产事故。早在今年6月本报记者与执法人员到该村开展检查行动时,甚至一度有村民与执法人员进行对峙阻挠。转眼间,半年过去,国太村的村委支书蓝菊清主动邀请记者进行回访,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历史:2000多人小村庄,几乎人人做炮

据史料记载,宾阳县的烟花爆竹生产历史已有近300年的历史,其根源可以追溯至明末清初。宾阳县宾州镇国太村在这当中可以说是领头羊,相关数据表明,该村2000多人口几乎直接或间接从事生产烟花爆竹工作。值得注意的是,自始至终该村此项工作一直处于非法状态。

因该村长期进行“非炮”生产,同时由于规模较大、生产条件简陋、操作极不规范等原因,近年来该村由“非炮”所导致的安全事故屡屡发生。1月23日,宾阳县宾州镇国太村委寨岭村一户人家在生产鞭炮时引发爆炸,造成4人死亡。6月12日,本报记者就跟随由相关部门组成的执法检查小组对该村进行打击“非炮”行动的查处工作。当日在现场查获大批“私炮”。当天行动共拆除配药房53间,捣毁各类“私炮”生产机器设备42台,销毁成品爆竹3000多万头、半成品1200多件以及原材料一批。

12月25日,该村村支书蓝菊清竟然主动邀请记者回访,称会给记者一个“惊喜”。

蜕变:引导村民转移产业,已经无人碰炮

12月25日下午4时,在国太村村支书蓝菊清的带领下,本报记者时隔半年后再次来到国太村。此时的国太村空气中已经闻不到生产烟花爆竹的火药味,走进村中,可见村民生活秩序井然。就在国太村内蓝菊清揭开了她留给记者的惊喜:国太村已经无人从事“非炮”工作。当即,蓝菊清表示要带记者前往“改邪归正”的“炮农”家中坐坐。

“在我懂事有记忆的时候,我们家就开始做炮了。”在村民谢统华眼里,“非炮”在过去是他家的主要经济收入之一,他与兄弟等13个亲戚组成了一个“非炮”生产大家庭。今年6月12日的严打过后,谢统华看到了政府对打击“非爆”的决心,经过政府教育工作他也逐渐意识到了“非炮”给整个国太村所带来的危害。

今年9月份,谢统华拿出积蓄开始购入蝗虫幼苗,在政府引导下开始饲养蝗虫。望着自己家300平方米的蝗虫饲养场,谢统华表示,如今原本和他一起做炮的兄弟和亲人都开始外出务工,均未继续触碰“非炮”。他很高兴能享受到这样的生活,他很感谢政府及时让他脱离“非炮”苦海。

帮扶:提供技术资金支持,落实转产政策

黄振德曾是该村“小有名气”的“炮农”,一家人在过去都以“非炮”为生。他曾经因不满蓝菊清登门劝说而与蓝菊清产生隔阂。经过蓝菊清多次劝说加之村内由“非炮”导致的安全事故屡屡发生,他的思想有了转变。随后,他向蓝菊清表示愿意远离“非炮”。

黄振德表示他对蛇业养殖很有兴趣,但苦于自身文化水平较低,不知如何才能开展养蛇工作。在听闻黄振德诉求后,蓝菊清立刻向上级汇报,要求对黄振德养蛇工作进行帮扶。转眼间,黄振德的养蛇场已经初具规模,已投资75万元建成拥有70间养蛇舍的蛇场,养殖水律蛇4000多条。今年他的收入超过30万元,比过去做“非炮”时的收入翻了几番。

“今年政府给我发放了4000元的养蛇补助金,同时,在政府的帮助下,我学到了饲养毒蛇的相关技术,拿到了养殖证书,下一步我会扩大生产规模。”黄振德带着一脸笑容说道,“过去我做炮,很危险,心里还不踏实;现在我合法养蛇,有技术不怕危险,心里踏实了!”

“现阶段,国太村已经无人生产烟花爆竹,我们通过引导‘炮农\’进行产业转移,现已成功帮助50余户村民产业转型。其余未转产的居民也开始外出打工自谋出路。我们村真正实现了‘国太\’民安。”蓝菊清向记者介绍。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国太村在半年内发生如此巨大的变化?

坚持: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永远为第一位

在当天与媒体的交流座谈会上,宾阳县副县长麦阳明向记者表示,因违法成本较低,屡屡发生安全生产事故,同时极其容易引发社会问题,宾阳的“非炮”生产活动已经到了必须下狠手严打的地步。

据了解,自2014年以来宾阳有关部门共计开展103次集中打击“非炮”活动,取缔生产窝点463处,销毁半成品爆竹53000多万头、制造机器235台,现场教育群众40000多人次,已立刑事案件32起,逮捕35人,其中一“炮农”因情节较为严重获10年刑期。

除了加大执法力度和惩戒力度以防止“非爆”生产死灰复燃外,麦阳明称,最重要的还是积极引导“炮农”转型,从事养殖、种植等生产,走规范合法的发家致富之路。据了解,今年,宾阳县设立烟花爆竹产业转移引导基金500万元,对不再从事“非炮”生产并转移到国家政策鼓励产业的“炮农”,从该基金中列支转场培训经费。下一步,麦阳明表示,宾阳县要力争在2015年内将“非炮”完全请出宾阳县,让长期饱受“非炮”困扰的宾阳县朝无“非炮”方向彻底转变。

新闻推荐

春节前全区154个村屯将实现“百村增绿”

本报讯(记者凌剑伊)一年四季有果摘,房前屋后有鱼钓,村民坐在家也生财,这样悠哉的乡间田园生活,羡煞城里人了。昨日,2015年自治区“百村增绿”“百河整治”“百路通达”行动,在宾阳县古辣镇马界村委大陆村...

宾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宾阳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国太村从家家做炮变无人碰炮 宾阳县政府严打“非炮”获成效,积极引导村民转移产业并提供技术资金支持)
频道推荐
  • 硬地上铺砂子种草植树业主质疑小区绿化造假 事发柳州市颐和家园小区,林业园林部门称不符合绿化规范已叫停施工
  • 钦州港海关与钦州港同频共振10年 建设国际一流港口 打造对外开放高地
  • 万亩茶山变“金山”
  • 产业旺 乡村兴
  • 容县群众体育 风景这边独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