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仕锋与乡亲们一起劳作本报见习记者 黄庆义摄
本报讯(见习记者 黄庆义) 作为财政厅“美丽广西·清洁乡村”活动派驻宾阳县工作队员,黄仕锋自去年5月20日入驻黎塘镇三和村以来,就开始思考着3个问题:为什么要开展清洁乡村活动?工作队员驻村要做些什么?驻村期满给群众留下什么?11月19日,记者走访三和村时发现村容整洁、道路畅通,黄仕锋以实际行动找到了上述问题的答案。
“乡亲们刚开始认为我是自治区来的,只是挂个职,说不定还会是他们的‘负担\’。”黄仕锋并没有因为议论而失去工作的动力,而是用实际行动赢得了乡亲们的掌声。他指导召开户主代表会,协助各自然村制定村规民约和保洁制度、选聘保洁员和监督员,实行“户前三包”制度,组织并参与开展“清洁家园”“清洁水源”“清洁田园”等系列活动120次,带动群众清理垃圾地段32处,清运垃圾近500吨,引导群众自发拆除废旧房屋10余间。
“虽然我是从农村出来的,但是来到村里之后,却对农村有了颠覆性的认识。”三和村委共有6个自然村,因农业基础设施较差,除2011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已硬化少量渠道外,其他水田仍存在灌溉难问题,群众需要自备柴油机抽水,部分距离长达100多米。黄仕锋通过走访群众获悉这一情况后,依托后盾单位自治区财政厅,多方争取为三和村委落实项目资金。最终,争取了405万元资金,引导群众筹劳折资近35万元,硬化田间渠道10.4公里、修建机耕路3.5公里,新增和改善灌溉面积约2000亩,既缓解了群众灌溉难问题,也将为下一步推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奠定了基础。
此外,黄仕锋还邀请了医卫界专家到三和村委开展“美丽宾阳·清洁乡村”义诊活动,并发放农村安全饮水及相关环境保护、卫生防护等宣传单,强化群众清洁卫生意识。邀请环保工程师为群众就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技术、农村水污染防治技术与措施等内容开展培训,提高了群众参与清洁乡村的积极性。通过努力,陈树村、韦垌村和船埠村荣获宾阳县“百佳村”称号。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梁成龙通讯员陈仕天)在宾阳县城一家成衣卖场,帮老板看店的8名年轻女孩趁生意冷清时,聚集玩牌下注5元、10元。这在她们看来是很平常的事,却因涉嫌赌博被当地警方传唤调查,并进行了法制教育。...
宾阳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宾阳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