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新闻 武鸣新闻 隆安新闻 马山新闻 上林新闻 宾阳新闻 横县新闻
地方网 > 广西 > 南宁市 > 宾阳新闻 > 正文

村民卸下自家大门帮抬送伤员 因支援中国军队遭到日军进村疯狂报复,少数村民拖家带口躲进深山才逃过一劫

来源:南宁晚报 2014-08-10 20:11   https://www.yybnet.net/

锈迹斑斑的军刀印刻着日军的罪行百年老树上留着日军烧杀抢掠烙印被击毙的日军将领中村正雄之墓当年国民革命军的指挥部就设立在六随村村口

讲述者

黄辉雄

简介:黄辉雄,宾阳县思陇镇六随村村民,亲历昆仑关战役。由于国民革命军指挥部设立在村子附近,他曾为抗战部队做后方支援运送伤员。日军反扑对村落进行报复扫荡时,他被迫与家人躲进山林才逃过一劫,是六随村少数幸存者之一。抗战胜利后,他加入中国志愿军参加抗美援朝,退役后一直居住在六随村。

■本报记者陈亮 韦东 文/图

家住南宁市宾阳县思陇镇六随村的黄辉雄已退休多年。作为当年昆仑关战役的少数幸存者之一,朝鲜战争结束之后,为缅怀抗战时期村中逝去的亲人,他坚持回到故地过着清贫的生活。回想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这位84岁高龄的老人一度黯然。从支援国民革命军抗战,到听见日军将领被击毙,直至日军扫荡全村,亲人或死或被抓走……老人一五一十地讲述了自己当年遭遇的日军残暴的罪行,希望后人都能不忘国耻,发奋图强。

炮声隆隆常常持续一昼夜

1939年,为坚守战略要地,国民革命军将大量部队部署在昆仑关周边,并将指挥部设立在宾阳县思陇镇六随村边上。昆仑关战役打响后,由于六随村毗邻昆仑关,隆隆的枪炮声不断传来,仿佛战场就在身边。村民们一开始非常害怕,常常在枪炮声响起时就跑到山里躲藏。但时间久了,村民也渐渐习惯了,开始恢复了日常的生活。

椐黄辉雄回忆,每天黄昏时,战斗就特别激烈,炮火更是密集,经常把他的耳朵震得嗡嗡作响,长时间都恢复不过来。而且,战斗常常持续一昼夜。由于军队指挥部就设立在村口,与村民关系十分要好,年幼的他还跑进过指挥部玩耍,听见电报声不断,不时看见传递情报的战士进进出出。开战后,父亲为了安全,就常常将他关在家中不让外出。

村民自发组织救护队抢救伤员

随着战况越来越激烈,中国军队出现了大量伤亡。听到这个消息后,思陇镇的人民纷纷发动起来,由乡镇长兼队长,组织村民向前方运送粮食、弹药。同时,号召身强力壮的男村民成立了救护队,冒着枪林弹雨到战场抢救伤员。黄辉雄当时虽然年纪尚小,也不畏艰险加入救护队。

当时,六随村组织了30多名精壮参与救援,每天要运送六七十名伤员到后方抢救,有时甚至多达100余名。由于伤员太多,担架不够用,很多村民直接把自家的大门卸下,用来抬送伤员。这个情景,让黄辉雄记忆深刻。不仅如此,由于战斗期间时近隆冬,村民还拿出村里特产的生姜,送到前线熬煮姜汤,为抗日将士御寒。

其间,军队指挥部传来一个好消息,称一名日军的高级将领被击毙,全军上下士气为之一振。后来,得知被击毙的是日军陆军中将中村正雄。

守军伤亡惨重趁夜撤退后方

随着昆仑关二次失守加上将领被击毙,重新占领昆仑关的日军对接防并驻扎在宾阳县城附近的国民党军队展开报复性军事行动,顺便对帮助中国军队对抗日军的附近各个村落的群众进行疯狂扫荡。而首当其冲的就是和昆仑关相邻的思陇镇,六随村也未能幸免。

黄辉雄回忆说,当时村里驻扎着国民党31军的一支主力团(由于年代久远,老人已不记得部队的番号),做防守军队的后翼,预备在战斗不利时对日军进行阻击,以掩护大部队撤离。

老人指着距离六随村不到500米的一座丘陵告诉记者,当时国民党军队就是在上面依托地形对进攻的日军进行顽强阻击。守军与日军激战至晚上,最终,由于敌众我寡,伤亡惨重的国民党军队无法再继续坚持,遂趁夜色撤出阵地,向后方撤退。

日军闯入村里展开疯狂报复

天亮后,日军径直冲入六随村,开始四处烧杀抢掠,犯下滔天罪行。黄辉雄想起那次日军在村里犯下的暴行,依然心有余悸。

黄辉雄说,由于在阻击战打响前,村民们听从军队的劝告,父亲及时地带着他转移到深山里躲藏起来。

日军没有找到村民的踪迹,在抢掠一番后将村子里的房屋全部点燃泄愤。烧完房子后,仍未解恨的日军派出小股部队往深山里搜索。村中一棵百年老树挡住日军去路,被砍掉一截并焚烧,随后日军一路不断鸣枪,对躲藏的村民进行威吓。

当时,黄辉雄亲眼看见在山里躲藏的一对母女因为听见枪声,以为被日军发现了,吓得从藏身的地方跑出来,被残暴的日军当场射杀。黄辉雄的叔叔以及几十名亲友因没有及时躲藏被日军抓走充当苦力,从此再无音讯,还有很多村民惨遭日军杀害。

少量村民由于藏在深山里,没被日军发现,侥幸躲过一劫。躲藏几天后,粮尽的村民才鼓足勇气返回村里,却发现自己的家园已经满目疮痍,根本无法继续生活。无奈,村民只好饿着肚子逃难,很多人死在逃难的路上。

说起这段历史,老人的眼里泛起了泪花,声音哽咽。抗战胜利后,为了保家卫国,黄辉雄毅然加入中国志愿军,进入朝鲜参加了抗美援朝战役。之后,他回到家乡过着清贫的生活,同时不忘对村中的后辈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讲述自己的经历,教导后人勿忘国耻。

“浴血抗日我的亲历”征集令

本报开设的“浴血抗日 我的亲历——百位南宁人讲述烽火岁月”专栏,现面向南宁市六县六城区公开征集100位曾经历过抗日战争的人士,我们将派记者前去采访,记录他们在抗日战争时期的亲身经历,如亲自参加抗击日寇、逃难历程、目睹鬼子暴行及其他所见所闻等,在本专栏陆续刊登。

亲爱的读者,如果您本人,或者您家中及您所认识的人当中,有在南宁亲历抗日战争时期的人士,请向我们推荐采访;如果您家也深藏着一段抗战记忆,老匣子里装有泛黄的抗战文物和照片,也欢迎和我们晒一晒。毕竟,我们每个人、每个家庭的记忆合起来,就是整个民族的抗战回忆。线索征集电话:0771—5530111

新闻推荐

95岁婆婆照顾智障儿媳31年 杨秀兰:只要娶进门,就是自家人

婆婆杨秀兰(右)总是与儿媳莫崇爱(左)形影不离■本报见习记者黄庆义文/图住在一间破烂的泥土房里,除了耕种田地,还要照顾一个智障的儿媳,这是宾阳县大桥镇木埠村95岁的杨秀兰31年来的生活,但她从来没有抱...

宾阳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宾阳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1970-01-01 08:00
评论:(村民卸下自家大门帮抬送伤员 因支援中国军队遭到日军进村疯狂报复,少数村民拖家带口躲进深山才逃过一劫)
频道推荐
  • 硬地上铺砂子种草植树业主质疑小区绿化造假 事发柳州市颐和家园小区,林业园林部门称不符合绿化规范已叫停施工
  • 钦州港海关与钦州港同频共振10年 建设国际一流港口 打造对外开放高地
  • 万亩茶山变“金山”
  • 产业旺 乡村兴
  • 容县群众体育 风景这边独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