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杨秀兰(右)总是与儿媳莫崇爱(左)形影不离
■本报见习记者黄庆义 文/图
住在一间破烂的泥土房里,除了耕种田地,还要照顾一个智障的儿媳,这是宾阳县大桥镇木埠村95岁的杨秀兰31年来的生活,但她从来没有抱怨过。8月16日上午,面对记者的采访,杨秀兰说会照顾儿媳一直到她动不了为止。
95岁老人坚持照顾儿媳31年
今年95岁的杨秀兰有4个孩子,在她45岁时丈夫去世,此后便独自带着儿女生活。两个女儿相继出嫁,大儿子陈国进在大桥镇一所学校里当保安,在外成家生子。杨秀兰和有些残疾的二儿子陈国明住在老宅里。1983年,陈国明把忻城智障姑娘莫崇爱娶进门。
莫崇爱生活不能完全自理,不会煮饭做菜,没人提醒不会吃饭,做什么事都需要人指引。杨秀兰对这个儿媳尽心照顾,没有怨言,说只要娶进门,就是自家人。1990年,陈国明开始到南宁打工以贴补家用,逢年过节才能回家,大儿子陈国进便把妈妈接到镇上安享晚年。但杨秀兰放心不下莫崇爱,把她带到了陈国进家。
陈国进说,因为家里只有两个房间,他和妻子住一间,妈妈和莫崇爱住一间,自己孩子回家时没有地方住,妈妈觉得过意不去,只住了半年便带着莫崇爱回村里的老宅了。陈国进没办法挽留她们,只能在白天不用上班时,回老宅看看她们。
杨秀兰和莫崇爱就住在破烂的老宅里,一住就是20多年。每天杨秀兰都按时做好饭菜,叫莫崇爱吃。曾有一次,杨秀兰早上煮好饭后,到亲戚家喝喜酒,但晚上她回家时发现,莫崇爱一天都没有吃饭,这让杨秀兰很心痛,从那以后,她不管去哪里,都带着莫崇爱。
生活贫苦却对生活乐观开朗
8月16日上午,记者一行来到木埠村,在大路上走了100多米后,又沿着小路走了两三百米进到山里,便看到杨秀兰家。杨秀兰和莫崇爱住的是一间外墙已经有几道裂缝的泥土房,里面只有两张木板搭的床,另外还有一间小砖房,是几年前政府帮建的,陈国明的小儿子在镇上读初中,每周回家一天,杨秀兰让他住在砖房里。
杨秀兰家里没有什么像样的电器和家具,但她并不觉得生活贫苦。
杨秀兰说,老天对她很好,晚辈们都很孝顺,她自己身体也很健康,多年没有生过病,所以没什么好抱怨的,她只要还能动,就会把媳妇莫崇爱照顾好,等她实在动不了了,就只能让孙子照顾儿媳,她相信孙子也会把莫崇爱照顾好的。
“妈妈说,有我们4个孩子她很满足,曾有不少人劝她改嫁,她都不理会。”陈国进说,妈妈虽然没有文化,但教给他们几兄妹很多道理,家里有什么好吃的,妈妈不舍得吃,全部给他们,告诉他们要谦让,兄妹几个都很听话。
在采访中,记者把一块蛋糕拿给杨秀兰,让她留着当早餐。杨秀兰接过蛋糕后放进了兜里,“要留给崇爱当午饭吃,她可喜欢吃蛋糕了。”
政府帮扶一家人筹划建新房
“95岁家婆不嫌弃54岁的智障儿媳,还照顾她那么多年,让人感动。”大桥镇大桥社区副主任陈文斌说,他们也一直在关注杨秀兰家的情况,只要有粮食、衣服等物品要发放给贫困家庭时,他都会第一个通知陈国进帮杨秀兰领回去,或者直接送到杨秀兰家。
陈文斌说,杨秀兰现在住的地方,原来有六七户人家,后来都迁出来了,杨秀兰因为没有钱,还住在山里,但镇政府还是让村里修一条大路到她家。这条路今年5月份已经开始动工,等到农忙结束后就能修好。镇里也已经把杨秀兰家列入危房改造的名单,等大路修通后,就可以在原地建新房了。
“听到这个消息后马上告诉妈妈,她很高兴。”陈国进说,村子里早已没有地可以建房子,而道路不通,想拉砖瓦进到山里比较困难,他看到大路开始修后,便叫上儿子一起拉砖瓦进山,先盖个棚养些鸡和鹅,攒钱准备盖新房。
杨秀兰31年精心照顾儿媳妇的事迹感动了当地的村民,在当地传为佳话。村民陈文斌这样评价杨秀兰老人说,她待儿媳妇比亲生女儿还要亲。2014年3月4日晚,中央电视台第十二套《道德观察》栏目播出杨秀兰老人照顾智障儿媳的故事,栏目主持人以高度的评价,为95岁的杨秀兰老人冠以“最美婆婆”的荣誉。
新闻推荐
银行卡被盗用 受害者全然不知 两男子通过发送带有木马的手机短信和QQ信息,非法获取他人信息用于手机支付
本报讯(记者梁侦通讯员覃丽丹)使用链接木马秘密盗取他人的银行卡信息和身份信息,并使用盗取的信息进行网购。两名青年利用购买的木马技术,在住处就轻松实施了诈骗,而受害人全然不知。9月25日,记者从青...
宾阳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宾阳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