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鹏真仍躺在医院昏迷不醒
李鹏真一家住在破旧的泥巴房里,家里经济困难
家里唯一的电器是这台电视
李鹏真的同学小程一直在医院帮忙照顾他
李鹏真学习一向优秀,拿过很多奖状
今年宾阳炮龙节期间,就读桂林电子学院的宾阳籍大学生李鹏真和同学在当地客运中心附近被一辆越野车撞伤。事后,肇事车辆逃逸,李鹏真至今仍昏迷不醒。为了给他治疗,家里人花光积蓄,还欠下数万元债务,如今陷入困境。得知这一情况,李鹏真的同学主动伸出援手捐款,其大学同学小程还一直留在医院照顾他。
愤怒:越野车撞伤两人 不停车加速逃逸
2月11日是今年宾阳炮龙节,这对当地居民来说是一个十分喜庆的日子。李鹏真从思陇镇家里来到县城,参加炮龙节狂欢,顺便与久别的高中同学聚会。
晚上在同学家吃完饭后,李鹏真与小张、小程、有才等3名好友一起步行走向宾阳县客运中心,准备乘车回家。当晚10时许,4人走在县城环道时,一辆白色越野车突然从后方冲过来。猝不及防之下,李鹏真和小张被撞飞至路边,当场昏迷。
突如其来的这一幕,让小程和有才顿时慌了神。他们跑上前去,查看李鹏真和小张的状况。不料,肇事的越野车在刹车减速后,并没有停下来,随即加速离去。有才意识到肇事司机要逃逸,立即追上去,但两条腿怎么可能追得上高速行驶的越野车?肇事车很快消失在茫茫夜色中。
有才焦急地一边追赶一边在路上挥手拦车,希望有好心司机帮助他。一辆轿车司机见状停在有才身边,叫他上车后往前追。追出几百米后遇到一个十字路口,肇事车辆哪里还有踪影?好心司机告诉有才,路边有交警,劝他尽快报警,让警察来处理。
有才下了车,跑到路口执勤交警处报警。民警得知情况后,立即赶到事发现场,并呼叫120急救中心,把李鹏真和小张送往宾阳县人民医院抢救。
揪心:受伤学生仍昏迷 未完全脱离危险
昨日下午5时,记者在医院看到了仍在昏迷中的李鹏真。他已经从ICU病房转移到普通脑科病房,头上缠着厚厚的纱布,脸色有些苍白,似乎在沉睡状态。但无论父亲老李怎么呼唤,他都醒不来。
“从2月11日到现在,他还是醒不过来。”李鹏真的母亲一边抹眼泪一边说。儿子出事后,她就在附近租房子照顾他。每天看着儿子沉睡的样子,她心里十分难受,每天都盼着儿子能尽快醒来。
据主治医师介绍,李鹏真目前病情还算稳定,但还不能说完全脱离生命危险。现在主要问题是脑水肿,无法确定康复进展。稍能安心的是,李鹏真还年轻,而且体质较好,目前恢复情况良好。
据了解,目前宾阳县警方正在积极调查这起肇事逃逸案件,并且已经取得一定的进展。负责此案的宾阳县交警莫警官表示,希望肇事者尽快到公安机关投案自首,否则一旦等到案情查清,肇事者将面临更严厉的处罚。
感动:同学们献血捐款 还到医院照顾他
事发当晚的抢救并没有帮助李鹏真完全脱离生命危险,手术后他仍然要住在ICU病房观察。医生告诉李家人,由于李鹏真失血过多,需要用血,血库紧张,需要发动献血。然而,家人大多不符合献血条件,怎么办?
得知李鹏真出事后,一起聚会的同学纷纷前来看望他。得知他需要献血,大家二话不说,挽起袖子为他互助献血。事发后的第二天,同学们就为李鹏真献了2000ml血,足够他治疗用血。
得知李鹏真家庭困难,好友有才和阿杰发动同学捐款。事发后第三天,有才和阿杰把5200多元捐款送到老李的手里。接过捐款,老李眼里泛出了泪花。
在医院,记者还看到了一名小姑娘在照顾鹏真,她是李鹏真隔壁学校的同学小程,事发当天来宾阳参加炮龙节活动。事发后,小程没有回家,也没有回学校,而是选择一直留在医院照顾李鹏真,和李妈妈一起在医院附近租房子住。
“我希望他能尽快好起来。”小程告诉记者,她正处于实习期,暂时不需要去学校。李鹏真是她的好朋友,而且事发当天她也在现场,她想等鹏真康复后再去实习和找工作。
随着开学时间到来,同学们纷纷踏上回校的路。在回校前,几个好友又结伴到医院看望鹏真。离开前,好友握住鹏真的手说,“我们去学校了,你要好好养病,早日康复。”还在昏迷中的鹏真紧紧握住好友的手,流下两行热泪。
困境:为治疗花光积蓄 盼好心人帮帮忙
李鹏真家在农村,家境贫寒。从出事到现在,家里为治疗李鹏真已经花了7万多元医药费。其中1万多元是李鹏真和弟弟新学期的学费和生活费,另外3万多元是向亲戚借来的,现在还欠着医院2万多元医药费。医生告诉老李,如果他们再拿不出医药费,治疗药物恐怕难以为继。
李鹏真的弟弟李程真在宾阳县四中念书,今年上高二。李程真和哥哥一样品学兼优,获得过很多奖状。哥哥出事后,他并没有去上学,而是在医院照顾哥哥。
“交不起学费,没办法给他去上学。”提起小儿子,李妈妈十分难过。她说,原本要拿去给两个儿子交学费的钱,现在全都给鹏真治病用了。如果程真去学校,一个月几百元的生活费他们也拿不出来。
“肇事者迟迟找不到,我们真的不知道接下来怎么办了。”老李无奈地说,能借到钱的亲戚他都借遍了,现在他们一家人连吃饭都成了问题,希望能有好心人帮帮他们。
[背后故事]
伤者家境十分贫寒
李鹏真家住宾阳县思陇镇六盘村六零屯,从思陇镇要走大约6公里的村道才来到六零屯。到屯里后,还要再走大约10分钟的山间小道,才来到位于半山腰的李鹏真家。
一间平房和两间瓦房,挤住着李鹏真一家和两个叔伯。瓦房是1967年他爷爷建的,平房则是1993年的时候,家里人为了晒谷物方便才建起来的。
李鹏真和弟弟睡在平房一间不足5平方米的小房间里,父母则住在瓦房一间低矮的小屋子里。再加上厨房,这就是他们一家分到的所有房屋。
家里收入来源十分有限,总共只有8分田,还有一亩多的山地用来种竹子。母亲平时在家务农,种出来的稻谷只够自家吃,闲时则编一些竹编拿去卖钱补贴家用。父亲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外出打零工,给建筑队当工人,辛苦赚钱供鹏真兄弟俩上学。
在老李眼里,鹏真是个十分懂事的孩子。从小开始,鹏真在放假期间都会主动帮父母做家务,农忙时期还下地帮父母干活。在闲时,他也经常和母亲一起上山砍竹子,编成竹编拿去卖。
村里两名大学生之一
虽然家境贫寒,但懂事的李鹏真从小学习成绩就很好,经常获得各类嘉奖。昨日下午,记者来到李鹏真家,老李把儿子上学期间获得的各种奖状拿出来。各种奖状装满了一个大信封,里面装有三好学生、考试成绩一等奖、竞赛二等奖等奖状。
李鹏真的同学告诉记者,在宾阳县高中上学期间,李鹏真的成绩一直不错,经常获得各种竞赛奖状,而且在班里担任班干部。但在高考时,他的发挥不太理想,只考上了三本线。2012年,鹏真选择了桂林电子学院就读,专业是电子软件。
“我们村到目前为止只有两个大学生,鹏真就是其中一个。”老李自豪地说,虽然只是三本,但鹏真的成绩在村里已经是了不起的成就,可以说是给家里光宗耀祖了,村民对他们家也是刮目相看。
而李鹏真的大学同学反映,李鹏真在学校里学习十分用工,专业知识掌握得很好,而且平时考试成绩也是名列前茅。
新闻推荐
工作人员向流动人员征询意见和建议本报记者梁侦摄本报讯(记者梁侦)“在南宁工作和生活如何?”“有什么问题需要解决?”昨日,南宁市流动人口办的工作人员敲开了经开区龙光·普罗旺斯小区一户居民的门,详...
宾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宾阳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