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节余指出后人续修的手抄本《邓氏族谱》中出现的最后一个“僜氏”。
柳州族谱收藏家郑节余收藏族谱500余种、1100余册,涉及100多个姓氏。不过,他并非简单的藏而存之,在族谱研究方面也花了不少心血,成了自学成才的专家。上个月,上海图书馆慕名找上门来,邀请他加入“中国少数民族家谱目录”的课题研究。多年来,他在族谱研究的过程中有了很多新发现,都让他为之“着迷”。
神秘“消失”的姓氏
最近,郑节余从桂林买回了一套《邓氏族谱》,一共有齿录十二卷(总共有十三卷,缺了一卷)、垂丝四卷(“齿录”是指世系表,有详细的个人信息,而“垂丝”只是单纯的世系图)。郑经过研究发现,这套族谱是清末的木活字印刷本。
这套《邓氏族谱》是湖南宁远县的邓氏族人编修。据族谱记载,邓氏祖先为东汉初年军事家、云台二十八将第一位的邓禹,曾辅佐光武帝刘秀建立东汉。邓氏的始迁祖(最初迁居之祖)邓暮春本来在豫章(今江西南昌),元末时被选拔到湖南衡阳任教谕(学官名),全家人来到了衡阳。因喜欢当地的环境,邓暮春不做官后隐居在衡阳,几个儿子则相继迁往别处。其中次子邓遵先迁到宁远,三子邓守先远迁至全州(今广西全州县),这套族谱是邓遵先这一支的后人所修。
就在这套族谱里,郑发现了一个自己从未见过的姓氏——“僜”。这个姓最早出现在邓遵先后的第三代,是一个孙辈妻子的姓氏,族谱记载其生于明永乐四年(1406年)。郑查了《中国姓氏大全》,当中并没有这个姓。接着,他又查收录姓氏2万个以上的《中华姓氏源流史》(何光岳著),同样查不到“僜氏”,只有一个“隥氏”,标注为“疑即藏滇之交的僜人之姓”。他在网上查询得知,僜人是西藏地区人口最少的少数民族族群,但这个只是族群名称,并非指姓氏。
郑节余发现,“僜氏”在这套《邓氏族谱》中出现极为频繁,在明清400多年间,邓家族人与“僜氏”婚配几乎没有间断过。根据当时的婚配习惯推测,“僜氏”应该是与邓氏居住在同一区域或是相邻区域。为此,郑联系了湖南省图书馆家谱收藏中心主任寻霖,对方答复称没有听过这个姓,且据他了解,现在宁远县并没有这个姓氏。“这个姓氏到底去哪里了?何以会消失呢?”郑节余仍在研究、探索中。
“汉裔认同”未必不是真
在学术界,有一种壮族“汉裔认同”的说法,即壮族自认为“汉裔”。有学者认为是壮族攀附汉族、与汉族“攀宗”,这是一种“汉裔情结”,而非是真正的“汉裔”。但郑节余根据自己对少数民族族谱的研究提出,壮族、侗族等少数民族认同“汉裔”,并非是攀附汉族,而是民族同化的结果。
郑收藏的《卢尚公宗支家谱》中记录,卢尚为明代进士,先任河南禹州知州,于明永乐年间调任广西思恩府临浦州(今宾阳县)刺史。清顺治年间,卢尚的八世孙卢映珍迁到卢村落户。如今,生活在卢村的卢映珍后裔有400余人,均为壮族,讲壮话。据分析,卢村周边二三十公里范围内,98%以上是壮族居住,卢映珍迁到此处已经300多年,入乡随俗,被壮族同化而演变成壮族。他收藏的《陆宗才公家史》、《黄一本堂宗谱》同样记载了祖先自中原入桂,原本应该是汉族,而现在的后人中很多已成为壮族。
郑节余收藏的各类族谱中,有约500册是广西族谱,其中又有近100册为广西少数民族族谱。
郑说,宗族体现在血缘关系,而民族则体现在地缘关系,具有共同的语言、文化、经济生活和风俗习惯。宗族群体流动性大,民族群体流动性小,受当地聚居民族文化的长期熏陶,少数民族被同化为汉族,汉族被同化为少数民族的情况都会存在,这是一种心理认同。因此,同一宗族内的族人可能出现不同的民族。
稀有姓氏的前世今生
对郑节余来说,每一个姓氏都是一个研究课题,也是让他孜孜不倦为之探索的动力。
郑节余还收藏了一些少见姓氏的族谱,如以、庾、经、班、藤、翁、区(ōu)、羊、谌、容、苏张、计、冉、盛、况、喻等,其中有不少姓氏在柳州就能找到。这些族谱又引发了郑研究稀有姓氏的兴趣。
以姓是个回族姓氏,主要分布在桂林,现有2000多人。郑收藏的《桂林以氏族谱》对以姓的来历作出了说明:以姓先祖以卜拉欣为阿拉伯人,唐时由西域沿丝绸之路进入中国,后定居陕西渭南。到了明代,统治者强迫外域人汉化,仿《百家姓》用谐音或以名为姓改用汉姓汉名。以氏先祖遂改复姓为单姓,取“以卜拉欣”首字“以”为姓。
根据桂林墓葬碑刻及《中国回族大辞典》记载,桂林以氏始祖以抚宸祖籍陕西渭南,为以卜拉欣后裔,是明朝武官。明嘉靖后期,以抚宸奉命领兵南征广西浔州(今桂平)、庆远(今宜州)有功,封“都指挥义宁协戍”(义宁为今临桂县五通镇),令其镇守桂北,遂以广西桂林为家,世代繁衍,迄今已历400余年,成为桂林回族望族。以姓已传十八代,如今已有部分族人移居外地。
盆姓是个罕见姓氏,目前盆姓在全国只有6000多人,而桂林的恭城、灌阳、全州一带是该姓的主要分布地。郑节余前往当地考察、调研,他确定广西的盆姓是从瑶族大姓盘姓改过来的。据《灌阳县志》载,盆姓始祖盘庚山郎,于明洪武年间由江西迁入灌阳,因为当时瑶族规矩,同姓不能通婚,所以将盘改为盆。今报记者谢永辉 文/图
新闻推荐
今报宾阳讯(记者王斯通讯员杨振龙)温某与离异女子韦某同居5年,温一直帮韦抚养儿子,韦的儿子甚至改姓温。可同居5年后,两人还是分手。白白帮人养仔5年,温内心很不平衡,便将韦告上法院,要求返还养仔的抚养...
宾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宾阳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