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新闻 武鸣新闻 隆安新闻 马山新闻 上林新闻 宾阳新闻 横县新闻
地方网 > 广西 > 南宁市 > 宾阳新闻 > 正文

宾阳因地制宜因村施策探索出发挥群众 主体作用的新模式,有力地推进了清洁乡村活动长效发展 有盼头有甜头有奔头 群众在清洁乡村中“动”起来

来源:南宁晚报 2013-12-10 04:04   https://www.yybnet.net/

渔民的辛勤劳作换来清水河碧波荡漾 本报记者 梁成龙 摄老村自发参加清洁乡村工作

本报通讯员

徐丽娅 摄挂在居民房前的承诺牌 本报记者 黄呈开 摄村民自制融烧窑技术的焚烧炉 本报记者 韦东 摄

“给钱我不干,不给钱我才干” “不是要我干而是我要干”这是记者在宾阳采访时听到群众说的朴实话语。清洁乡村活动重在群众参与,宾阳在开展清洁乡村的活动中,群众参与热情高涨,营造了全民参与、全民动手的良好氛围。是什么原因让群众心甘情愿参与其中?怎样让群众发挥主体作用?带着一系列的问号,日前,记者走进宾阳探访背后的秘密。

创新宣传,让群众涨“势头”

“要想赢取这场攻坚战的最后胜利,能否充分发挥广大群众主体作用最为关键。”县委副书记、县美丽办主任黄有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在宾阳县,常规的宣传让群众对清洁乡村活动有了普遍认识,但真正让群众行动起来,参与进来,必须开展一些具有深度的宣传活动。利用村中红白喜事、庆功宴等时机,由村干或是有威望的族老进行宣传发动。洋桥镇六思村在举办“庆祝荣获全县百个美丽村屯”庆功宴时,邀请全村村民(包括在外打工的青年)回村杀猪庆祝,并在庆功宴上宣传发动,筹集资金,群众参与热情空前高涨,当场筹集捐款29万元,群众还投工投劳,建设环村路1023米。

此外还进行夜访夜谈。利用晚上村民农闲时间,镇干部下乡与群众面对面、心贴心交流,共同商定清洁乡村工作。王灵镇成立10个“夜访夜谈”工作组,对全镇69个自然村进行包干宣传,加深了群众对“清洁乡村”活动的了解,群众主动投工投劳清理垃圾。

项目带动,让群众有“盼头”

宾阳在开展清洁乡村的活动中明确,凡是清洁乡村工作不积极、不配合及验收不过关的村一律不安排风貌改造、污水处理、扶贫开发、新农村建设等项目,对清洁乡村积极性高的村给予项目重点倾斜。这样一来,在广大群众中形成一个共识,清洁乡村做得越好、越积极,将来的村庄会变得更美丽,群众受益更多。群众对未来生活有了更好的盼头,参与清洁乡村的积极性迅速提高。

事实证明,项目的带动对激发群众参与热情有很大的作用。和吉镇伶俐村委苦练村,通过争取新农村建设项目,改善了村容村貌,通过引进南宁颐亨隆甘蔗生产示范基地项目,解放了部分劳动力,村民的卫生意识和主人翁意识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参与清洁乡村的热情高涨,凡是开展全村大扫除、清理杂草等清洁活动每家每户都积极参与。10月份,该村群众自发筹资30余万元,铺设村中生活污水处理网管改善村庄环境。陈平镇名山村委水扎村在开展清洁乡村初期工作很一般,该村垃圾乱扔,柴草乱堆等现象较为严重,评审组计划将该村项目转移给另外的村屯,在得知消息后,为了争取到项目,村长连夜召开村民会议安排群众开展村庄环境大整治并主动联系镇美丽办对整治结果进行验收,类似这样的例子还有南宁嘉庆旅游投资有限公司投入700多万元综合整治妙岭江,宾州镇王保奇老板投入650多万元开发碗窑村漂流项目,项目所涉及的村群众参与清洁乡村的热情高涨。

能人效应,让群众有“奔头”

一个村有没有凝聚力、有没有积极性很大程度上与村中有没有核心人物有关。宾阳严把村委干部任用关,重点选任责任心强、本领强的人担任村干部,同时,充分发挥村中致富能人、青年骨干、土专家、先进人物以及理事会、老人协会、妇女协会、文艺队等团体个人的作用,使群众学有榜样,干有奔头。如中华镇宣村,中国好人韦曰坚的先进事迹深入民心,在开展清洁乡村活动中,全村老少全部出动,自觉参与,群众纷纷表示“给钱我不干,不给钱我才干”。

古辣镇大陆村选用80后经济能人韦靖群担任村长,他联合村中养虾的能手韦明,养鳖的专家韦乃育成立清洁乡村理事会,带领群众积极开展活动,全村群众自发清洁卫生,自发筹资投劳修建村中道路。理事会还引进多个项目,建设有养虾、养鳖、生态米生产等多个基地,带领群众发家致富。该村群众中有个说法:“跟着虎九、虾八、鳖五走,好日子天天有。”

以奖代补,让群众尝“甜头”

围绕利益导向,出台一系列激励措施,充分调动群众参与清洁乡村的积极性。在全县开展“美丽村屯”评比活动,对做得好的村屯奖励2头猪,100斤米酒和1000元现金。各镇也积极探索奖补办法,其中新桥镇开展全民大行动先进村奖补工作,成效十分明显。具体做法是,召集全镇自然村以上干部召开全民大行动奖补大会,对能够组织群众开展清洁乡村全民大行动的自然村,经验收合格,镇政府予以奖励1000元/村和一辆公用清洁斗车;能推行长效机制,聘请保洁员收集垃圾,探索科学清运办法,并且制定有村规民约,经验收合格的,镇政府予以奖励该自然村1000元和一辆公用清洁斗车及每户一个家庭专用垃圾桶;村村过关的村委,经验收合格的,给予该村委一次性奖励2000元。至目前,该镇召开了两次“全民大行动先进村奖补”大会,在第一次奖补之前,全镇群众参与率为30%左右,第一批申请验收奖补58个自然村,通过验收30个村;第二批奖补时,申请验收的自然村达到90个,通过验收38个村,两次奖补共计奖励自然村73个。通过两次奖补,极大地调动了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全镇群众参与率提高到96.5%、知晓率提高到100%。

清洁乡村·我是主人

地点 邹圩镇

渔民守护

清水河“河如其名”

清水河是邹圩镇的母亲河,河水清可见底,可谓是“河如其名”。清水河两岸山清水秀,风光旖旎,是当地远近闻名的旅游景点。随着清水河名气越来越大,前来游览的人也越来越多,产生的垃圾也随之增多。但在清水河游览,河里以及岸边都看不到垃圾。这得益于当地政府对清水河的治理,以及当地渔民自觉清理垃圾。

日前,记者在清水河采访时看到,河水清可见底,在岸边可以看到水中的水草、鱼儿。清水河两岸绿树成荫,岸边树木和远处的山峰倒影在水中,十分好看。更为难能可贵的是,河里以及岸边几乎看不到垃圾。

只要有人生存的地方都会产生垃圾,河流垃圾清理是很多地方遇到的一个难题,清水河为什么能保持这么干净呢?邹圩镇党委书记蔡焕雄表示,清水河能保持干净、良好的风貌主要得益于当地群众自觉保护环境。

“在这里打渔的人,只要看到河里或者岸边有垃圾,会自觉把垃圾清理掉。”常年在清水河驾船的陈大伯说。前段时间,台风“海燕”过境,广西区内普降大雨,清水河水位猛涨。很多垃圾从上游流入邹圩镇境内。洪水退后,给清水河两岸留下了很多垃圾,岸边的树上、草丛中到处是垃圾,与清水河亮丽的风光格格不入,让人看了十分心痛。

洪水退后,邹圩镇政府立即出资,聘请渔民把岸边的垃圾全部清理掉,还清水河干净、漂亮的风貌。每次发大水,清水河都会遭受污染,这时候就需要政府出面补贴渔民,清理垃圾。

“为了保护清水河,我们延缓了旅游开发的进度,而且在河两岸坚决不引进工业项目。”蔡焕雄说,保护清水河就是保护当地居民的母亲河,保护居民的身体健康。

地点 新圩镇

30名留守妇孺老幼同样能将清洁乡村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

水塘“雪藏”十余载“重见天日”

本报讯 小小库区移民村的30名留守妇孺老幼,同样能将清洁乡村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清洁乡村”内容写进实行多年的村规民约后,引发一场“全民总动员”清理臭水塘行动……日前,记者在宾阳县新圩镇的走访中,采撷了几个乡村开展“美丽南宁·清洁乡村”行动的镜头,感受到村民创建美丽家园的热情。

走进新圩镇共和村委洛阳村,只见村屯道路已全部硬化,墙体外立面焕然一新,房前屋后整洁干净,10多名村民在村、镇干部的带领下,正对村庄进行美化绿化工作,在村里的闲置宅基地、公共空地等地方种上枇杷、杨桃等果树。在村的东头,一座新建的垃圾焚烧炉冒着青烟,很好地解决了垃圾处理难的问题,留下的灰烬还可用作果树的肥料。

洛阳村组长杨荣世告诉记者,该村是清平水库移民村,村里大部分青壮劳动力都在外打工挣钱养家,居住在村里的基本上都是留守的妇女、老人和儿童,总数不超过30人。虽然洛阳村的劳动力极度缺少,但是清洁乡村工作却开展得如火如荼,并获得宾阳县第一批“美丽自然屯”称号。

同样的变化在新圩镇黄凤村委老村也很明显。记者沿着新修的水泥村道走进村里,一路上没发现什么垃圾。老村共有5口水塘,面积最大的有3亩多,小的也接近一亩,几只鸭子在水面上悠闲地游着。村民谢秀芳说,这几口水塘也是在几天前才“重见天日”的——之前水面盖着严严实实的水葫芦,不留一点缝隙,而且这种情况已延续了十多年,恶臭在村子弥漫,给村民生活带来了影响。改变来自“美丽南宁·清洁乡村”行动开展后,村民们坐不住了,经召开大会讨论,重新健全了实行多年的《村规民约》,加入了开展“清洁乡村”的奖惩措施。重新健全的村规民约极大提高老村群众参与清洁乡村活动的热情,老村群众再次自发组织180多人开展清洁乡村活动,将水塘中的水葫芦打捞上岸运走,清除岸边及村道两旁的杂草。

据当天和村民们一起参加劳动的新圩镇干部介绍,当时真是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很多背着小孩的老人家也硬要加入到清洁大军中来。

清洁乡村·创新做法

地点 中华镇

一家一言承诺 自始至终践行

本报讯 “家里哪怕有一只蚊子苍蝇也不放过,村里清洁乡村集体活动要尽量参加。”这是宾阳县中华镇育才村委兴隆村居民邓义书一家在参与“美丽南宁·清洁乡村”的承诺,这句承诺被制成牌子,挂在他们家的大门前,一家人也按照这句承诺做好家里和村中公共场所的清洁工作。与邓义书一家一样,兴隆村的102户居民门前也挂着这么一块承诺牌,467名村民便按照自己的承诺,对整个村子进行清洁,兴隆村就是这样在村支书邓四书的带领下变得干净整洁起来了。

日前,记者来到兴隆村,老人们和村中干净整洁的村道、稻田与远处蓝色的天空构成一幅和谐而又幸福的乡村生活画。62岁的大妈韦伟清热情地带着记者四处走走看看。记者注意到,在每家的大门前都挂着一块牌,牌子上写着村民对清洁乡村的心声。

“清洁乡村,清洁卫生,早做早享受”这是韦大妈一家的想法。韦大妈说,为了生活在干净整洁的生活环境里,她们除了把家里的卫生搞好,还要积极参加每周一次的大扫除。兴隆村的变化主要得益于村支书邓四书的领头,自2009年以来,在上级部门的支持下,该村先后投入200多万元,完成了人畜饮水工程、700多米的公共道路硬化、综合办公楼的装修、老年文体活动中心和灯光球场的建设等。“政府帮了不少忙,干部说的话村民也觉得靠谱,所以清洁乡村在我们这里才这么快的做了起来。”邓四书直言,在清洁乡村过程中,清洁乡村理事会、妇女之家、老年协会等村里的村民组织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使得“清洁卫生文明户”、一周一次大扫除、保洁员等配套的长效机制能组织开展下来。

地点 新桥镇

集聚民间智慧 制独特焚烧炉

本报讯 宾阳新桥镇新留村随着清洁乡村工作的深入开展,大量清理出来的垃圾如何处理成了难题。新留村集聚群众的智慧,充分发挥村民传统的烧窑技术,成功地自制出一座独特的融入现代烧窑技术的垃圾焚烧炉。

该焚烧炉主体部分长、宽均为2米以上,带烟囱时高为4米以上,炉内分为上下两层、中间使用铁网分隔,不管是烂菜叶、动物皮毛以及用塑料垃圾袋包裹的各类生活垃圾都可以被塞进上层的炉灶内焚烧,灰烬则掉落最下层,并作为农家肥使用。这座焚烧炉除了砂石、玻璃等不可燃物之外,近乎“无物不焚”。

村长黄冠民自豪地向记者介绍,这座垃圾焚烧炉巧妙地把陶瓷窑的建造技术与垃圾焚烧炉的建造融合在一起,具有建造工艺简单、建造成本低、焚烧较彻底、维护较便捷等优点。每天都能把全村90多户村民产生的生活垃圾烧掉,而且焚烧很充分,垃圾焚烧产生的灰烬,被作为农机肥加以利用,既实用又环保,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附近自然村及行政村自发前来参观学习。

地点 宾州镇

村道“网格化” 各扫“门前雪”

本报讯 沿着一条干净整洁的水泥路走进宾州镇勒马村委老勒马村,让人眼前一亮:道路鲜见纸屑垃圾,房前屋后干净整洁,村民居住环境优雅静谧……这条12月初刚建成投入使用村中主干道路便已实行卫生责任“网格化”,分成54个卫生片区,每个卫生片区由一户农户来管理。

宾州镇勒马村委老勒马村位于宾州镇北面,记者到来的时候,老勒马村村长韦广德正在帮助不在家的村民清扫房前屋后卫生责任区域。他说,村里道路硬化一直是大家的心愿,今年在开展新农村建设中,上级拨下了修路资金,而村民们也踊跃捐了3.2万元,从11月15日开始,仅花了10多天便修好这条1公里的主干道。老勒马村的村民对村里道路实行卫生责任“网格化”,把村道分成54个卫生片区,由每户村民负责管理房前屋后以及沿线路段的卫生。“如果村民不在家,或没空打扫,邻居之间也会互相帮忙。”

为了加强农村环境整治的长效管理,老勒马村成立管理机构,配备一名保洁员、一名污水设备管理员和5名卫生监督员负责全村环境保护工作,村民环保意识显著提高,文明新风深入人心,脏、乱、差的现象得到有效治理。

■14-15版采写 本报记者 杨岚 谭唐 梁成龙 黄家志 韦东 郑芳 韦薇 黄呈开 陈亮 杨芳芳

新闻推荐

禁止三轮车载客? 宾阳县新政引热议 关注:群众出行需求如何满足、三轮车车主如何安置 应对:加快公共交通发展,举行招聘会引导车主就业

宾阳县交警整治三轮车违规载客民警规劝搭乘违章载客三轮车的乘客下车载客三轮车经常严重超载,安全隐患很大宾阳县正在运营的公交车小、破、旧宾阳县将陆续采购7.2米长的大中型公交车,并于近日投入...

宾阳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宾阳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宾阳因地制宜因村施策探索出发挥群众 主体作用的新模式,有力地推进了清洁乡村活动长效发展 有盼头有甜头有奔头 群众在清洁乡村中“动”起来)
频道推荐
  • 硬地上铺砂子种草植树业主质疑小区绿化造假 事发柳州市颐和家园小区,林业园林部门称不符合绿化规范已叫停施工
  • 钦州港海关与钦州港同频共振10年 建设国际一流港口 打造对外开放高地
  • 万亩茶山变“金山”
  • 产业旺 乡村兴
  • 容县群众体育 风景这边独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