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心企业带着慰问品来到宾阳
孩子们高兴地捧着叔叔阿姨们送来的文具和书包
小业主冒雨到宾阳看望“代理妈妈”和留守儿童
■本报记者 梁静/文 程勇可/图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一流传千年的古语,如今在宾阳县中华镇得以展现。在这里,81位“代理妈妈”,以不求回报的无私母爱,共同关怀着421名留守儿童。
连日来,本报报道了“代理妈妈”的大爱精神,感动着许多市民。昨日,瀚林地产与其业主们与本报一道,前往最早开展“代理妈妈”工作的中华镇赖村,将精心准备的书包、月饼、图书、文具等物品赠与“代理妈妈”以及孩子们。
1
精心准备礼物赠与“代理妈妈”
昨日一早,雨下得很大,瀚林地产营销副总监蔡德珑有些担心:雨势如此之大,业主们是否能如约前往?事实上,蔡德珑多虑了。上午8时,业主们早已准时到达集合地点,一个也不少。
业主中,绝大多数是带着孩子一同参加。朱女士就是其中之一。在朱女士看来,“代理妈妈”不计报酬,将别人的孩子看做自己的孩子,这是“能帮就帮”精神的爱心传递。她希望此行能让孩子们了解奉献的意义。
在瀚林地产中巴车上,20多个大纸箱正被一一装上车。纸箱内,装载着近百盒中秋月饼。另外,还有给孩子们准备的新书包。
选购这些礼物,瀚林地产的工作人员煞费苦心:考虑到中秋节来临,他们特地从广州订购月饼,给“代理妈妈”送去中秋的慰问;考虑到新学期即将开始,他们特地购买了可爱的米奇书包,给孩子们送去新学期的祝福。
本次行程,除了瀚林地产带去的礼物,本报也提前给留守的孩子们准备了惊喜。一本本带着漫画插图的童话书,一套套功能齐全的学习用具,是本报送给孩子们的礼物。
上午8时30分,带着这些礼物,本报与瀚林地产工作人员、业主一行,从埌东客运站出发,前往宾阳县中华镇赖村。
2
“代理妈妈”让自卑孩子敞开心扉
在冒雨前行了近2小时后,爱心队伍抵达目的地——赖村“儿童之家”。就在大家忙着下车、搬运礼物之际,一个扎着粉色蝴蝶结的小姑娘凑到大家面前。她自我介绍称,“我叫赖乐彬,今年12岁”。
小姑娘活泼可爱,彬彬有礼,给记者一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事实上,一年多前,小乐彬的个性并非如此。
“代理妈妈”李乃芬回忆说:“刚开始与小乐彬接触,她很乖巧,却也很沉闷。你若不问她,她不会主动与你说话,她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在小乐彬身上,有着大多数留守儿童的通病:腼腆、自卑,甚至有些自闭。
小乐彬的父母早年离异,而后双双外出打工。小乐彬清楚地记得,6岁时,她就跟随爷爷奶奶生活。老人们白天种田,她则待在家。年幼的她,习惯了静静一人对着家中的白色墙壁发呆。
小乐彬最开心的是节假日。这时,爸爸妈妈或许会回到小村庄。但这样的情况就像买彩票,希望越大,失望越多。“他们通常一年只回来一次。” 小乐彬说。慢慢地,她学会将爱隐藏于心。
“代理妈妈”李乃芬的到来,让小乐彬的内心世界一下敞亮起来。李乃芬会时常跟她谈心,问她功课做得怎样了,嘱咐她下雨天带伞,总想着留一份好吃的给她。甚至在小乐彬生理期时,李乃芬还会悄悄科普那些关于女生的秘密。
在小乐彬心里,这就是妈妈。如今,小乐彬已经不再叫李乃芬“阿姨”,而是称呼为“李妈妈”。李乃芬说,做“代理妈妈”虽没有物质上的奖励,但听到孩子甜甜地叫唤“李妈妈”时,心里比吃了蜜还甜。
在“代理妈妈”的关怀下,小乐彬渐渐成长起来。老师发现,这个向来害羞的小姑娘开始愿意与人交流,下课了也常围着老师问问题。她的问题有时多得就像十万个为什么,让老师招架不住。
3
“代理妈妈”教育留守儿童有一套
在赖村,村民们渐渐看到了“代理妈妈”所带来的改变。村民赖增勤说,很多父母在生下孩子后就外出打工,村里40%的儿童均为留守儿童。对于这些孩子,爷爷奶奶通常都是惯着,不懂如何教育。
去年5月,赖村成为“代理妈妈”示范点。“代理妈妈”教孩子们安全知识,教孩子洗衣服、做饭菜,给老人们帮忙。赖增勤说,如今,孩子们去水库游泳的少了。今年6月农忙时,田间地头,孩子们帮家人劳作的多了。
对此,58岁的村民蒙秀凤颇有体会。她的儿子、儿媳在广东打工,一年回家一次。对于两个孙儿的教育,颇让她头疼。孩子牙牙学语,但她和老伴平日讲土话,普通话发音不标准。另外,对于孙儿的顽皮,老两口也不大有招数。
蒙秀凤说,“代理妈妈”均为年轻人,在教育孩子上有一套。另外,“代理妈妈”对于孩子的普通话教育也比老两口要强很多。“农忙时,还能接送孩子上学,给我们帮了大忙”。
如今,越来越多的妇女愿意加入这一活动中。在中华镇,“代理妈妈”已发展到81位,她们共同代管着该镇421个留守儿童。
“代理妈妈”张清秀坦言,在工作中,她们也曾遇到很多问题和困难,但孩子们从一开始对她们的不理会,到慢慢地认同,并愿意与她们分享,其间收获的感动与幸福,要比心血与汗水更多!
4
宾阳正着手将其发展成长效机制
昨日上午,“代理妈妈”们接过了本报、瀚林地产送来的礼物。张清秀作为“代理妈妈”代表发言,她感谢爱心企业和爱心人士送来的爱心,带来的温暖和感动。
“这不是送爱心,而是我们感受到了‘代理妈妈\’的爱。而我们此行就是要将这份爱传递。”蔡德珑感叹。他说,这段时间以来,瀚林地产正在进行一场关于“幸福”的讨论。而在看了“代理妈妈”的相关报道后,企业得到了启示。
“什么是幸福?跟家人在一起,分享成长的点滴感受,这就是幸福。” 蔡德珑说。在他看来,因为各种原因,孩子们没能与父母在一起,这必定是成长中的一个遗憾。但“代理妈妈”的出现,弥补了这一遗憾。“代理妈妈”让孩子们感受到了父母给予的那份爱,她们给予孩子的,则是精神上的富足。
昨日的活动,也让同行的城里孩子更珍惜眼前。11岁小女孩郭婧说,有时候也会觉得父母唠叨,到了赖村,才知道有父母的关爱,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而她今后也将好好学习,回报爸爸妈妈的爱。
宾阳县妇联主席陈振宁表示,目前,“代理妈妈”的付出完全是不求回报,她们在留守孩子身上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和爱,其行为本身就是活雷锋。宾阳县也在考虑采取怎样的方式,解决“代理妈妈”的工作回报问题,让“代理妈妈”发展成为一种长效可持续的形式。
新闻推荐
绝症女婴 生命进入倒计时 大爱父母 愿捐献孩子器官 他们说:“自己的孩子救不了了,能救别人的孩子也行!”
小子涵偎在妈妈怀里,似乎在安慰妈妈小子涵(右前)和爸爸妈妈姐姐■本报记者林灵实习生梁岑文/图8个月大的婴儿,生命的种子刚刚发芽,咿呀学语最惹人怜爱。然而,来自宾阳县年仅8个月大的女婴子涵,因为身患...
宾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宾阳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